圖3 盾構環(huán)模型
圖4 隧道錯縫拼裝模型
3 案例工程概述
3.1工程背景簡介
香港地鐵工程建設項目沙中線,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正在興建的一條全新地鐵線,也是當前香港地鐵建設中最先應用BIM技術的項目。目前該地鐵項目由于現(xiàn)實需求,已經將計劃線路拆分成了兩部分,即“沙田至紅磡段”及“紅磡至中環(huán)段”。
地鐵項目原本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項目,在該項目中,其構造較為復雜,標高眾多,管線十分密集,洞口設置如果不合理,則會造成大量成本的浪費,采用BIM技術進行盾構隧道風險可視化評價,則會大大的減少風險發(fā)生的可能,從而為地鐵工程施工提供堅實的數(shù)據支撐。
香港地鐵工程建設項目沙中線項目全長約17公里,途徑10個車站,本文選取的就是擴建鉆石山站與金鐘站之間的隧道,區(qū)間距離為1.6公里。在這兩個車站之間,由于已經漸趨郊區(qū),工程地質剖面圖如下所示:
圖5 工程地質剖面示意圖
3.2相關量的確定
在進行盾構“隧道”施工之前,需要對其總配件數(shù)量、總混凝土數(shù)量、隧道挖土土方量等進行量的確定,以配合估算師工作,接下來本文對此進行一一闡述。
(1)總配件數(shù)量
在這種施工中,所涉及到的配件數(shù)量較多,比如橋架、線管、用電設備等,這些配件的總量可以由Revit中的明細表計算得出。通過打開明細表,在項目瀏覽器中,選擇標題、合計和綜述,合計中顯示組中圖元的數(shù)量,標題和合計左對其顯示在組的下方,總數(shù)即為總配件數(shù)量。
通過在Revit軟件中進行總計,發(fā)現(xiàn)刀盤、盾體、人艙、螺旋輸送機、管片安裝機、管片小車、皮帶機、拖車等,總數(shù)量為5234件,其中管片居多。
(2)總混凝土體積
總混凝土體積也可以用Revit軟件來計算得出,首先打開創(chuàng)建完畢的模型,新建明細表,并創(chuàng)建結構柱明細表,選擇類別為結構柱;其次,添加相應的需要字段信息,比如體積,并點擊成組,勾選總計;然后,點擊格式,設置體系,計算總數(shù);最后點擊體積列,選擇選項卡中的“設置單元格式”,保留三位小數(shù),并導出進行數(shù)據處理即可。
因此,由于之前已經創(chuàng)建了模型,那么經過這樣的步驟,很容易就得出總混凝土體積量為304m3。
(3)隧道挖土土方量
針對隧道挖土土方量的計算,進行的步驟可能要稍微復雜一點,首先要繪制地形,這在前面已經完成。在繪制地形的基礎上,選擇地形,待圖元高亮顯示后,在左側屬性對話框中將“創(chuàng)建的階段”設定為“現(xiàn)有”;其次,單擊“體量和場地”選項卡>“修改場地”面板>“平整區(qū)域”命令,彈出對話框,并繪制建筑地坪,進入3D視圖,在左側視圖屬性對話框中將“相位”設置為“現(xiàn)有”;然后,將屬于“現(xiàn)有”階段的原地形選擇后刪除,再次在視圖屬性對話框中將“相位”設置為“新構造”,此時可見到新構造階段的地形及其他構造物出現(xiàn),并單擊“視圖”選項卡>“圖形”面板>“可見性/圖形”按鈕,在彈出的“可見性/圖形替換”對話框中取消勾選“場地”中的“建筑地坪”(如圖-1),這樣畫面上將只會看見單純的地表;最后,任選一個被地坪切割過后的地形,高亮選擇后,在實例屬性對話框中,在“標識數(shù)據”下的“名稱”欄內輸入這個輪廓的名稱,再利用明細表計算土方量。經過這樣的步驟,可以很輕松的得到,本次隧道施工挖土土方量為59.05m3。
4基于BIM技術的盾構“隧道”風險可視化
4.1盾構“隧道”風險事件評價
在進行盾構隧道風險事件評價之前,需要對工程施工中會出現(xiàn)的風險事件進行整理和歸類,結合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對地鐵盾構隧道的風險事件進行了全面總結,如下表所示:
表1 地鐵盾構隧道的風險事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