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央廣網(wǎng)發(fā)布日期:2018.07.11 雙擊自動滾屏
央廣網(wǎng)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郭淼)今天(11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銀西鐵路慶陽隧道順利貫通。業(yè)內人士認為,該隧道的順利貫通不僅創(chuàng)下了國內長度最長、斷面最大的紅黏土隧道施工紀錄,同時也填補了國內紅黏土隧道施工經驗的空白。
銀西鐵路是我國“十二五”規(guī)劃中的國家快速鐵路網(wǎng)的干線鐵路,是北部寧夏及蒙西地區(qū)對外連接,輻射華東、中南及西南廣大地區(qū)的重要通道。記者來到位于中鐵隧道局集團施工的銀西鐵路二標所在地,這一標段位于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境內,工程主要任務包含慶陽隧道,3座斜井及1座導水洞。慶陽隧道全長近14公里,最大開挖斷面超過164平方米,其中9成為紅黏土地質。
中鐵隧道銀西鐵路二標工區(qū)經理王哲說,這是國內目前在建長度最長、斷面最大的紅黏土隧道,屬于Ⅱ級高風險隧道,而且紅黏土隧道施工又是國內首例,建設過程中沒有前期經驗可循,這給施工帶來不小挑戰(zhàn)。“紅黏土本身穩(wěn)定性比較差,失水后容易掉塊,這給施工作業(yè)安全帶來一定風險,要求我們在施工中要快速開挖,快速封閉。圍巖較好的隧道長的一般一次可以開挖3米以上,而紅黏土隧道最長的一次開挖1.6米,最短的只有0.6米,在最短時間內把支護做好,把開挖斷面封閉了,這樣才能保證不掉塊,不坍塌。”
那么,這種條件下采用什么技術來保證施工質量?
王哲介紹,主要采用“三臺階七步開挖”工法來施工,將整個斷面劃分成多個部分進行開挖,這樣對隧道土體擾動會比較小,以保證掌子面前方土體的穩(wěn)定。
慶陽隧道的貫通,是銀西鐵路建設的一次階段性勝利,為全線順利貫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銀西鐵路建成后,銀川至西安由14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將成為寧夏、蒙西地區(qū)與陜西及華東、中南、西南的快速客運主通道,對推動國家高速鐵路網(wǎng)建設,完善西北地區(qū)路網(wǎng)布局,促進區(qū)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央廣網(wǎng)》 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