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縱四橫”的建成,到“八縱八橫”的開拓,中國鐵路正在以肉眼可見的發(fā)展速度引領世界。近年來伴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xù)推進,中國也將先進的鐵路建設技術和裝備帶出國門,引入亞、歐、非等地區(qū),促進國家間的友好往來、互聯(lián)互通。
作為泛亞鐵路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開通運營的中老磨萬鐵路,便有望借助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訊飛鴻,股票代碼:300213)提供的應急指揮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萬象調度中心及車站兩級,實現(xiàn)鐵路的智能化運營和標準化運維。
值得關注的是,以佳訊飛鴻為代表的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正在積極利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ICT新基礎設施,為海外鐵路帶來數(shù)字化管理、智慧化運營理念,這也間接為中國鐵路這張名片,打上“智慧”的標簽。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在即
6月5日上午,中老鐵路景寨隧道安全貫通,宣告著歷時4年多日夜奮戰(zhàn)的中老鐵路,全線167座隧道全部貫通,這也為年底前該條鐵路正式投入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起“四季如春”的云南省昆明,跨過中國與老撾邊境口岸磨丁,一路向南至老撾首都萬象,中老鐵路全長達1000多公里,全線采用了中國技術標準。未來,僅需3個多小時,乘客就可從云南省昆明市到達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若需鐵路運輸貨物到老撾萬象,則可實現(xiàn)“當日達”。不難想象,中老鐵路開通后,必將成為中國與老撾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梁。
佳訊新ICT技術賦能正當時
除中國鐵路的建造實力有目共睹外,中老鐵路另一不容忽視的看點是,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磨萬鐵路(磨丁—萬象),還有望通過引入新ICT技術,實現(xiàn)鐵路標準化運維和智能化運營。
據(jù)了解,專注信息通信的佳訊飛鴻,最新中標了磨萬鐵路萬象調度中心的應急指揮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該系統(tǒng)應用于萬象指揮調度中心——車站兩級,主要通過部署佳訊飛鴻旗下“飛鴻云”云計算平臺、“MDS”融合通信平臺,以及為工、電、供各專業(yè)人員配置智能手持臺及App、高清布控球等終端,提供該鐵路線運營期間的設備巡檢流程化、安全監(jiān)控可視化、應急指揮機動化三大應用支撐,從而降低老撾鐵路的設備運維成本,提升安全運營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佳訊飛鴻為磨萬鐵路量身打造的這套應急指揮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融合了以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移動通信、云計算、物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ICT技術,其中“飛鴻云”云計算平臺便是佳訊飛鴻旗下智能科技研究院自主研發(fā)的私有云平臺,目前已在國內部分路局得到成熟商用。
此外,融合通信調度平臺也是佳訊飛鴻將IT與CT技術有機結合的“代表作”,佳訊飛鴻研發(fā)高效編碼及復雜網絡適應性技術,接入異構網絡、不同種類固移終端,提供高保真音質、高清化視頻的高質量內容,平臺結合GPS、GIS定位服務,為行業(yè)客戶構建一套固移融合、資源共享、時空全景、一點即通的智能融合調度系統(tǒng)。通過上述智能化應用平臺,佳訊飛鴻有望為老撾鐵路構建出一套完善的鐵路安全生產全過程業(yè)務管理平臺,提升鐵路生產作業(yè)安全、標準、高效運行。
于佳訊飛鴻而言,磨萬鐵路應急指揮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成功中標,也標志著公司在海外鐵路項目中,除主營的調度指揮通信、應急通信等系統(tǒng)得到應用外,在鐵路運維領域也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突破。另外,以飛鴻云平臺為業(yè)務承載的基礎平臺,也是首次在國外鐵路上部署,彰顯著佳訊飛鴻新ICT技術在國際舞臺上落地能力的同時,也代表著我國智能鐵路的前沿科技水平。
搶搭國家政策東風
包括中老鐵路在內,搭乘“一帶一路”戰(zhàn)略東風的政策紅利,近年來,佳訊飛鴻成功開拓非洲、中亞、西亞、東南亞等10余個國家的鐵路市場。
在此期間,佳訊飛鴻承接了多項國際重大鐵路項目,包括高鐵全系統(tǒng)、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采用中國標準的肯尼亞蒙內鐵路、西非地區(qū)第一條貨運專線鐵路——幾內亞達圣鐵路,以及尼日利亞阿布賈城鐵通信系統(tǒng)集成項目、埃及BPS鐵路通信改造項目等。這些海外項目不僅為佳訊飛鴻開辟了新的增量市場,也為公司國際化業(yè)務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
未來,佳訊飛鴻也將繼續(xù)憑借先進的技術經驗,將構建智慧指揮調度產業(yè)鏈的戰(zhàn)略理念,與國家戰(zhàn)略政策相結合,為推動“一帶一路”國家交通智能化運營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