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訊(通訊員 楊明達)我們總是疑惑時間都去哪兒了,驀然回首,時間都在我們成長的路上一直延續(xù)。
記得第一次聽到《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是在2017年,這一年對于我來說,連空氣中彌漫的花香都能清楚的記得。那一年我披上戎裝,成為一名武警戰(zhàn)士,即使是在年幼的時候就看過了《地道戰(zhàn)》、《太行山上》以及《亮劍》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但是在自己入伍時還是感覺到緊張,一道生鐵色的營門隔絕了我們在地方上的喜怒哀愁,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部隊的兩年時間里,我有幸讀到了《習近平講故事》和《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兩本書,一直以來困擾我的問題,“時間都去哪了”也算是有了回答,書中習總書記提到“對我來說,問題在于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而書中的回答是“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但是習總書記卻用自己七年的知青歲月去詮釋什么是沉下心去全身心的投入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在梁家河村,一待就是七年。
而后這本書里的話也成了我在部隊的兩年里努力和前進的動力。
曾經(jīng)的我是一個比較笨的人,學不會老兵的挺拔軍姿,學不會士官同志的堅毅勇敢,沒學會班長的優(yōu)良作風,也沒有學會老連長的嚴肅認真,直到有一天,我的連長離開單位,那個嚴肅的班長卸下軍銜,朝夕相處的士官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床鋪,那個總是“婆婆媽媽”的老兵第一次對我笑了出來,我才意識到原來屬于我的新兵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而我也成了一個去教育新兵的老兵,學著曾經(jīng)我的老兵的樣子,向新來的同志伸出自己的手去言傳身教的告訴他們自己連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努力的履行我身為軍人的職責,把我所會的留給了我的新兵繼承,一直到了某一天,我也卸下了自己身上的軍銜,離開了我熱愛的地方。
在部隊的兩年讓我牢牢記住了屬于“火州衛(wèi)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讓我在黨的領導下,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刻在心上。
回來之后,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我現(xiàn)在的安全員崗位,我一直希望也在堅守著自己從部隊帶回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去年,機緣巧合之下我有幸能夠加入巖土公司,成為一名巖土公司的員工。
巖土公司在不斷壯大,作為一名公司員工,我時刻記著要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yè)技術能力,跟緊公司發(fā)展的步伐,雖然在努力的道路上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有時會覺得很累,也有時會想要放棄,但是想想直到再有那么一天,想起時間都去哪兒了,我會自豪且堅定的告訴自己,一路上的努力付出和自己揮灑的汗水就是自己時間最好的見證。
我相信且堅信,我走過的每一步都將留下絢爛的足跡,我的時間都去了它該去的地方,沒有使光陰虛度,完成了自己的理想,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誰說這樣不偉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