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布時間】1981-9-9【標題】鐵路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規(guī)則【發(fā)文號】【失效時間】【頒布單位】鐵道部
【法規(guī)全文】
鐵路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規(guī)則
1981年9月9日,鐵道部
為了準確及時地統(tǒng)計客貨車輛檢修情況及現有數量,滿足各級領導指揮運輸生產、編制和檢查計劃完成情況,藉以改進車輛檢修工作的需要而制定。
第1條 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范圍
一、凡技術狀態(tài)不良不符合運用條件的客車、貨車(包括守車,以下同)不論是定檢到期而扣下修理、摘車臨修、事故破損、等待報廢和回送檢修等均按檢修車統(tǒng)計。
二、在鐵路營業(yè)線內的外國車、企業(yè)自備及企業(yè)租用車臨時發(fā)生故障而摘車臨修時,按檢修車統(tǒng)計。但由企業(yè)向鐵路車輛工廠(段)回送檢修的企業(yè)自備車除外。
三、設有空調設備的旅客列車因發(fā)電故障、機械保溫列車中機械車輛(或機械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而需要全列扣留時,其全部車輛均按檢修車統(tǒng)計。修竣后,對未修理的車輛,應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注明“撤銷”字樣。
四、整備罐車超過整備規(guī)定時間(六小時)繼續(xù)整備時,從超過時起按檢修車統(tǒng)計。
第2條 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的依據
一、檢修車應由檢車人員在施行車輛技術檢查時判定。判定后應立即填發(fā)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作為統(tǒng)計檢修車的依據。
二、回送檢修車根據檢修車回送單(車統(tǒng)―26)作為回送的依據。
三、修竣車由車輛段或車輛工廠填發(fā)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作為修竣的依據。
第3條 十八點檢修車現有數統(tǒng)計
一、十八點檢修貨車現有數:凡十八點當時在車輛段管界內的檢修貨車(包括裝在貨車上回送的部屬貨車或落地的檢修車)不論停放在車站、工廠、車輛段、區(qū)間、專用線內或連掛在列車中運行,均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車站、分局列報。
二、十八點檢修客車現有數
1、定期檢修客車,不論車輛所在地(包括在他局工廠、段及回送途中)均由該客車的配屬段列報。
2、摘車臨修或事故修的客車,不論客車所屬,均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列報。但送往工廠修理時,則由客車的配屬段列報,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通知配屬段。
三、十八點檢修車在廠、段現有數劃分:
1、在廠檢修車:送往工廠修理的檢修車,經車輛段與工廠在車輛交接單(車統(tǒng)―71)簽字時刻起至修竣交車站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簽字時止列為在廠檢修車。
2、在段檢修車:
(1)在段檢修客車:除在廠檢修客車外均由配屬段列為在段檢修車(摘車臨修或在段事故修,由車輛所在地車輛段列報)。
(2)在段檢修貨車:在站段待修和站段修理中的檢修車,自鄰段接入由本段承修(或通過)以及入廠交接前的檢修車。
第4條 回送檢修車統(tǒng)計
回送檢修車,根據檢修車回送單(車統(tǒng)―26)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自車輛接入時起統(tǒng)計檢修車數。
檢修車回送時,應由送出的車輛段以電話通知有關局(分局)車輛段作為掌握檢修車的依據。車輛部門(調度)要掌握回送檢修車的動態(tài)(車號、車次、命令號碼),及時將回送檢修車出入情況通知有關車輛段,車輛與統(tǒng)計部門要加強檢修車的核對;每日十八點前,車輛段(列檢所)與車站、分局(局)車輛調度與統(tǒng)計及時核對,發(fā)現差誤要查明原因予以糾正。
第5條 檢修車的起迄時分
有檢車人員的車站,按車輛部門送交的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送交車站簽字時起,至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送交車站簽字時止的全部時間。站段雙方有協(xié)議規(guī)定間隔時間時,自列車技術檢查完了時起至將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交到車站時止;在間隔時間內送到車站按實際交到時分起算;在間隔時間后送到時,按規(guī)定間隔時間起算。
無檢車人員的車站對臨時發(fā)生故障的車輛,或由列車上摘下的事故車,不論重空,均由車站值班員通知管轄車輛段或列檢人員,由通知時起站段雙方均統(tǒng)計為檢修車(車站應做出通話記錄,內容為雙方通話人姓名、時間、車種、車號、車輛故障原因作為依據)。車輛部門接到通知后,應立即前往檢查并補發(fā)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經鑒定認為不需修理或重車需要卸空后修理,應填發(fā)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予以撤銷。需要修理的重車卸空后,自車站通知車輛部門時起,填發(fā)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轉為檢修車。
車輛工廠修竣的貨車,如規(guī)定以工廠自備機車取送時,由車輛送到規(guī)定交接地點,車站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簽字時起轉為運用車。
第6條 檢修車的車種分類
客車車種分為優(yōu)等車和一般車兩類,優(yōu)等車包括軟臥、公務、軟座、餐車、軟硬臥、軟硬座,一般車包括硬臥、硬座、行李(包括行郵)、郵政、簡易客車。上列兩類以外的客車列入其他車。
貨車車種分為棚車(包括通風車、家畜車、沿零辦公車、毒品車)、敞車、平車、(包括砂石車、長大貨物車、集裝箱專用車)、礦煤車(包括K13、K15、U60、K17、K18、K70)、罐車、保溫車、守車七類。上述以外的貨車,按基本構造分別列入棚車、敞車或平車內。
第7條 車輛段修竣車數確定
凡由車輛段進行檢修的客、貨車(不包括返工修及成組的整備車)均由施修段統(tǒng)計修竣車數。摘車檢修的車輛,根據車站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簽字時刻統(tǒng)計;不摘車檢修的車輛,根據實際修理完了時分統(tǒng)計。摘車修數種修程同時進行的車輛,只統(tǒng)計一個修程,具體規(guī)定如下:
1、輔修與臨修同時進行時,只統(tǒng)計輔修修竣車數。
2、臨修與摘車軸箱檢查或換冬油同時進行時,只統(tǒng)計摘車軸箱檢查或摘車換冬油車數。
第8條 檢修車休車時間的范圍與劃分
檢修車自車站在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上簽字時起(站段雙方協(xié)議規(guī)定有間隔時間時,可按協(xié)議規(guī)定時間統(tǒng)計)至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送交車站簽字時止的全部時間稱為休車時間。返工檢修車修竣時,應將其休車時間按原修程分別加入全月休車時間內,不包括檢修車誤扣時間和回送檢修車到達施修段(廠)所在站以前的運行時間。
休車時間分為:
1、待送時間:自車站在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上簽字時起至送入檢修線時止的時間。
2、待修時間:自送入檢修線時起至開始修理時止的時間。
3、修理時間:自開始修理時起至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送交車站簽字時止的時間。
第9條 客貨車檢修成績報表(車報―1)編制方法
1、本報表根據客貨車檢修運用日報(車報―1)和客貨車檢修登記薄(車統(tǒng)―31)編制。
2、本報表采用十八點結算制,即由上月月末十八點零一分起至當月月末十八點止。
3、客貨檢修車數(1、2、25~28欄),分母為全月每日十八點當時各該檢修車的合計車數,分子為全月日均車數,均以整數填報,小數四舍五入。
4、客貨車休車時間(19~24,47~56欄),分母為全月修竣車的總休車時間,分子為每一修竣車的平均休車時間。段修以日為單位,輔修、臨修、摘車軸檢以小時為單位。分母按整數填報,小數四舍五入。分子要小數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
5、貨車的特種車和一般車的劃分方法:保溫車(機械保溫車單獨統(tǒng)計)、罐車、90噸以上平車、各型底開門車(包括K13、K15、U60、K17、K18、K70)、檢衡車均統(tǒng)計為特種車,上述以外的各種貨車(不包括機械保溫車)則為一般車。
6、代他部門修竣車數各欄,填報由外單位委托鐵路修理,并由其付檢修費的車輛修竣數。凡列入此項的車輛,不列報客車(二)項、貨車(二)項修竣車數內。
7、段、廠修竣客車中外屬局車數各欄,應填報客車(二)項修竣車數中,代修的他局配屬客車數。
8、本報表按月、季、年編制,由車輛段調度于次月2日前匯總以書面上報鐵路局計統(tǒng)處。鐵路局月報于次月6日前,季、年報于8日前,由鐵路局計統(tǒng)處匯總后報部。
第10條 客貨車檢修登記?。ㄜ嚱y(tǒng)―31)
客貨車檢修登記薄是記載客貨車檢修情況和檢修成績用以編制客貨車檢修成績報表(車報―1)的主要依據。
第一欄至第三欄根據車體上涂打的標記,分別填記基本記號、補助記號、車號、標記載重。對特種車輛基本記號欄內注以“特”字。
第四欄根據貨運單據填寫重車始發(fā)站站名,空車不填此欄。
第五欄根據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檢修車回送單(車統(tǒng)―26)分別填記“廠修”、“段修”、“臨修”、“輔修”、“軸檢”、“換冬油”等修程。
第六欄至第十三欄應填寫各修程上一次的施工單位和時間。
第十四欄至第十六欄對摘車修的車輛分別填寫摘車次數,摘車地點和摘車原因。
第十七欄與二十欄應根據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車站簽字時刻以及無列檢所的中間站電話通知時刻。
第二十一欄與二十四欄應根據十七欄至二十欄進行計算后填寫。
對客貨車檢修登記薄(車統(tǒng)―31)規(guī)定項目不能滿足需要時,各鐵路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增加項目,但對該表所規(guī)定的項目必須認真填寫。
(附件略)
【法規(guī)全文】
鐵路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規(guī)則
鐵道部
鐵路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規(guī)則
1981年9月9日,鐵道部
為了準確及時地統(tǒng)計客貨車輛檢修情況及現有數量,滿足各級領導指揮運輸生產、編制和檢查計劃完成情況,藉以改進車輛檢修工作的需要而制定。
第1條 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范圍
一、凡技術狀態(tài)不良不符合運用條件的客車、貨車(包括守車,以下同)不論是定檢到期而扣下修理、摘車臨修、事故破損、等待報廢和回送檢修等均按檢修車統(tǒng)計。
二、在鐵路營業(yè)線內的外國車、企業(yè)自備及企業(yè)租用車臨時發(fā)生故障而摘車臨修時,按檢修車統(tǒng)計。但由企業(yè)向鐵路車輛工廠(段)回送檢修的企業(yè)自備車除外。
三、設有空調設備的旅客列車因發(fā)電故障、機械保溫列車中機械車輛(或機械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而需要全列扣留時,其全部車輛均按檢修車統(tǒng)計。修竣后,對未修理的車輛,應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注明“撤銷”字樣。
四、整備罐車超過整備規(guī)定時間(六小時)繼續(xù)整備時,從超過時起按檢修車統(tǒng)計。
第2條 客貨車檢修統(tǒng)計的依據
一、檢修車應由檢車人員在施行車輛技術檢查時判定。判定后應立即填發(fā)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作為統(tǒng)計檢修車的依據。
二、回送檢修車根據檢修車回送單(車統(tǒng)―26)作為回送的依據。
三、修竣車由車輛段或車輛工廠填發(fā)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作為修竣的依據。
第3條 十八點檢修車現有數統(tǒng)計
一、十八點檢修貨車現有數:凡十八點當時在車輛段管界內的檢修貨車(包括裝在貨車上回送的部屬貨車或落地的檢修車)不論停放在車站、工廠、車輛段、區(qū)間、專用線內或連掛在列車中運行,均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車站、分局列報。
二、十八點檢修客車現有數
1、定期檢修客車,不論車輛所在地(包括在他局工廠、段及回送途中)均由該客車的配屬段列報。
2、摘車臨修或事故修的客車,不論客車所屬,均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列報。但送往工廠修理時,則由客車的配屬段列報,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通知配屬段。
三、十八點檢修車在廠、段現有數劃分:
1、在廠檢修車:送往工廠修理的檢修車,經車輛段與工廠在車輛交接單(車統(tǒng)―71)簽字時刻起至修竣交車站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簽字時止列為在廠檢修車。
2、在段檢修車:
(1)在段檢修客車:除在廠檢修客車外均由配屬段列為在段檢修車(摘車臨修或在段事故修,由車輛所在地車輛段列報)。
(2)在段檢修貨車:在站段待修和站段修理中的檢修車,自鄰段接入由本段承修(或通過)以及入廠交接前的檢修車。
第4條 回送檢修車統(tǒng)計
回送檢修車,根據檢修車回送單(車統(tǒng)―26)由車輛所在地的車輛段自車輛接入時起統(tǒng)計檢修車數。
檢修車回送時,應由送出的車輛段以電話通知有關局(分局)車輛段作為掌握檢修車的依據。車輛部門(調度)要掌握回送檢修車的動態(tài)(車號、車次、命令號碼),及時將回送檢修車出入情況通知有關車輛段,車輛與統(tǒng)計部門要加強檢修車的核對;每日十八點前,車輛段(列檢所)與車站、分局(局)車輛調度與統(tǒng)計及時核對,發(fā)現差誤要查明原因予以糾正。
第5條 檢修車的起迄時分
有檢車人員的車站,按車輛部門送交的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送交車站簽字時起,至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送交車站簽字時止的全部時間。站段雙方有協(xié)議規(guī)定間隔時間時,自列車技術檢查完了時起至將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交到車站時止;在間隔時間內送到車站按實際交到時分起算;在間隔時間后送到時,按規(guī)定間隔時間起算。
無檢車人員的車站對臨時發(fā)生故障的車輛,或由列車上摘下的事故車,不論重空,均由車站值班員通知管轄車輛段或列檢人員,由通知時起站段雙方均統(tǒng)計為檢修車(車站應做出通話記錄,內容為雙方通話人姓名、時間、車種、車號、車輛故障原因作為依據)。車輛部門接到通知后,應立即前往檢查并補發(fā)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經鑒定認為不需修理或重車需要卸空后修理,應填發(fā)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予以撤銷。需要修理的重車卸空后,自車站通知車輛部門時起,填發(fā)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轉為檢修車。
車輛工廠修竣的貨車,如規(guī)定以工廠自備機車取送時,由車輛送到規(guī)定交接地點,車站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簽字時起轉為運用車。
第6條 檢修車的車種分類
客車車種分為優(yōu)等車和一般車兩類,優(yōu)等車包括軟臥、公務、軟座、餐車、軟硬臥、軟硬座,一般車包括硬臥、硬座、行李(包括行郵)、郵政、簡易客車。上列兩類以外的客車列入其他車。
貨車車種分為棚車(包括通風車、家畜車、沿零辦公車、毒品車)、敞車、平車、(包括砂石車、長大貨物車、集裝箱專用車)、礦煤車(包括K13、K15、U60、K17、K18、K70)、罐車、保溫車、守車七類。上述以外的貨車,按基本構造分別列入棚車、敞車或平車內。
第7條 車輛段修竣車數確定
凡由車輛段進行檢修的客、貨車(不包括返工修及成組的整備車)均由施修段統(tǒng)計修竣車數。摘車檢修的車輛,根據車站在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上簽字時刻統(tǒng)計;不摘車檢修的車輛,根據實際修理完了時分統(tǒng)計。摘車修數種修程同時進行的車輛,只統(tǒng)計一個修程,具體規(guī)定如下:
1、輔修與臨修同時進行時,只統(tǒng)計輔修修竣車數。
2、臨修與摘車軸箱檢查或換冬油同時進行時,只統(tǒng)計摘車軸箱檢查或摘車換冬油車數。
第8條 檢修車休車時間的范圍與劃分
檢修車自車站在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上簽字時起(站段雙方協(xié)議規(guī)定有間隔時間時,可按協(xié)議規(guī)定時間統(tǒng)計)至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送交車站簽字時止的全部時間稱為休車時間。返工檢修車修竣時,應將其休車時間按原修程分別加入全月休車時間內,不包括檢修車誤扣時間和回送檢修車到達施修段(廠)所在站以前的運行時間。
休車時間分為:
1、待送時間:自車站在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上簽字時起至送入檢修線時止的時間。
2、待修時間:自送入檢修線時起至開始修理時止的時間。
3、修理時間:自開始修理時起至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送交車站簽字時止的時間。
第9條 客貨車檢修成績報表(車報―1)編制方法
1、本報表根據客貨車檢修運用日報(車報―1)和客貨車檢修登記薄(車統(tǒng)―31)編制。
2、本報表采用十八點結算制,即由上月月末十八點零一分起至當月月末十八點止。
3、客貨檢修車數(1、2、25~28欄),分母為全月每日十八點當時各該檢修車的合計車數,分子為全月日均車數,均以整數填報,小數四舍五入。
4、客貨車休車時間(19~24,47~56欄),分母為全月修竣車的總休車時間,分子為每一修竣車的平均休車時間。段修以日為單位,輔修、臨修、摘車軸檢以小時為單位。分母按整數填報,小數四舍五入。分子要小數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
5、貨車的特種車和一般車的劃分方法:保溫車(機械保溫車單獨統(tǒng)計)、罐車、90噸以上平車、各型底開門車(包括K13、K15、U60、K17、K18、K70)、檢衡車均統(tǒng)計為特種車,上述以外的各種貨車(不包括機械保溫車)則為一般車。
6、代他部門修竣車數各欄,填報由外單位委托鐵路修理,并由其付檢修費的車輛修竣數。凡列入此項的車輛,不列報客車(二)項、貨車(二)項修竣車數內。
7、段、廠修竣客車中外屬局車數各欄,應填報客車(二)項修竣車數中,代修的他局配屬客車數。
8、本報表按月、季、年編制,由車輛段調度于次月2日前匯總以書面上報鐵路局計統(tǒng)處。鐵路局月報于次月6日前,季、年報于8日前,由鐵路局計統(tǒng)處匯總后報部。
第10條 客貨車檢修登記?。ㄜ嚱y(tǒng)―31)
客貨車檢修登記薄是記載客貨車檢修情況和檢修成績用以編制客貨車檢修成績報表(車報―1)的主要依據。
第一欄至第三欄根據車體上涂打的標記,分別填記基本記號、補助記號、車號、標記載重。對特種車輛基本記號欄內注以“特”字。
第四欄根據貨運單據填寫重車始發(fā)站站名,空車不填此欄。
第五欄根據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檢修車回送單(車統(tǒng)―26)分別填記“廠修”、“段修”、“臨修”、“輔修”、“軸檢”、“換冬油”等修程。
第六欄至第十三欄應填寫各修程上一次的施工單位和時間。
第十四欄至第十六欄對摘車修的車輛分別填寫摘車次數,摘車地點和摘車原因。
第十七欄與二十欄應根據車輛檢修通知單(車統(tǒng)―23)、車輛修竣通知單(車統(tǒng)―36)車站簽字時刻以及無列檢所的中間站電話通知時刻。
第二十一欄與二十四欄應根據十七欄至二十欄進行計算后填寫。
對客貨車檢修登記薄(車統(tǒng)―31)規(guī)定項目不能滿足需要時,各鐵路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增加項目,但對該表所規(guī)定的項目必須認真填寫。
(附件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