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青青草原精品老司机|午夜男女羞羞视频|高清无码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亚洲激情国产精品影音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規(guī)則

【頒布時間】1989-7-27
【標題】鐵路線路設備大修規(guī)則
【發(fā)文號】
【失效時間】
【頒布單位】鐵道部


【法規(guī)全文】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規(guī)則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規(guī)則

鐵道部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規(guī)則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規(guī)則

1989年7月27日,鐵道部

第一章 總 則
第1.0.1條 為適應鐵路運輸生產(chǎn)的發(fā)展,不斷改善線路設備質(zhì)量并進一步提高線路設備大修工作水平,特制訂本規(guī)則。
第1.0.2條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的基本任務,是根據(jù)運輸需要及線路設備損耗規(guī)律,周期性地、有計劃地對損耗部分更新和修理,恢復和提高設備強度,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恢復和增強軌道承載能力。
第1.0.3條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必須全面規(guī)劃,適當超前于需要。安排大修計劃和施工順序時,應整區(qū)段配套進行,并盡可能采用無縫線路。
鐵路線路大、中修周期相應的通過總重,一般情況按表1.0.3(略)規(guī)定執(zhí)行。但在小半徑曲線、大坡道或隧道等集中地段;軌型與所承擔運營條件不匹配地段;煤、砂、礦建等散裝貨物運輸集中地段;以及風砂為害地段等,鐵路局可根據(jù)特殊情況,做適當調(diào)整。
第1.0.4條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必須有正常的工作條件,應設置大修設計和施工專業(yè)隊伍,裝備必要的施工機械和工程運輸車輛,在列車運行圖中,安排施工“天窗”,同時應密切各有關部門的協(xié)作配合,為大修的正常進行創(chuàng)造條件。
第1.0.5條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必須加強管理,積極發(fā)展施工機械化,采用新技術,改革施工方法,開展標準化作業(yè),不斷提高職工素質(zhì),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和施工質(zhì)量,降低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改善職工生活條件。
第1.0.6條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除按本規(guī)則辦理外,還應按照《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鐵路線路維修規(guī)則》、《鐵路路基大修維修規(guī)則》及《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等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二章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工作范圍
第一節(jié) 工作分類
第2.1.1條 鐵路線路設備大修分類規(guī)定如下:
一、線路大修(以km計):
(1)線路換軌大修;
(2)鋪設無縫線路前期工程;
(3)鋪設無縫線路。
線路上原鋪鋼軌疲勞傷損,軌型不符合要求,已不能適應當前或近期運輸發(fā)展需要,必須全面更換鋼軌,加強線路時,可進行大修。線路大修時,采用普通軌道結(jié)構(gòu)型式的,列線路換軌大修;采用無縫線路軌道型式的,按施工階段分別列鋪設無縫線路前期工程和鋪設無縫線路。線路大
修工程數(shù)量,以鋪換新鋼軌長度為準。無縫線路必須在近期完成的前期工程地段上鋪設,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在近期完成的線路換軌大修地段上鋪設,換下的鋼軌可做為新鋼軌繼續(xù)使用。
二、線路中修(以km計)。
三、成段更換再用軌(以km計)。
四、成組更換新道岔或新岔枕(以組計)。
五、成段更換新混凝土枕或再用混凝土枕(以根計)。
六、成段鋪設混凝土寬枕(以根計)。
七、成段更換混凝土枕扣件(以根計)。原有軌枕扣件扣壓力不足,需要改變扣件型式時,可列成段更換混凝土枕扣件件名。
八、道口大修(以千元/處計)。
九、其他大修(以千元計)。
第2.1.2條 由于進行線路設備大修而涉及其他設備變動時,由鐵路局在各有關部門的大修計劃內(nèi)統(tǒng)一安排。
第二節(jié) 工作內(nèi)容
第2.2.1條 線路換軌大修主要工作內(nèi)容:
一、按設計校正、改善線路縱斷面和平面。
二、全面更換新鋼軌及配件、鋼軌伸縮調(diào)節(jié)器以及不合規(guī)定的護輪軌,更換絕緣接頭及鋼軌接續(xù)線。
三、更換失效的軌枕和扣件,補足軌枕配置根數(shù),修理傷損軌枕,線路上原鋪木枕地段,凡有條件的應盡量改鋪混凝土枕(另列件名)。
四、徹底清篩道床、補充道碴,改善道床斷面,原鋪砂子或天然級配卵石道床改鋪為碎石道床。對基床翻漿冒泥地段進行整治。
注:清篩道岔時應包括長岔枕范圍內(nèi)側(cè)線。
五、線路大修地段,應同時成組更換新道岔和新岔枕(另列件名),如不需更換時,應整修道岔并抽換失效岔枕。
六、安裝軌道加強設備。
七、鏟平或填補路肩,整修基面排水橫坡,清理側(cè)溝,清除路塹邊坡棄土。
八、整修道口(如道口需要改善,另列件名)。
九、因線路大修而需要的抬高鄰線上道岔、道口、抬高橋梁,有碴橋上加高兩側(cè)擋碴墻。
十、補充、修理和刷新工務管理的線路標志、信號標志、鋼軌縱向位移觀測樁及備用鋼軌架。
十一、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2.2.2條 鋪設無縫線路前期工程主要工作內(nèi)容:
一、按設計校正、改善線路縱斷面和平面;
二、抽換傷損鋼軌和配件;
三、勻縫涂油、整修、補充防爬設備,鎖定線路;
四、補充及更換失效的軌枕和扣件,修理傷損軌枕;
五、徹底清篩道床、補充道碴,改善道床斷面;原鋪砂子或天然級配卵石道床改鋪為碎石道床;對基床翻漿冒泥地段進行整治;
六、整修通過地段的道岔和抽換失效岔枕;
七、鏟低或填補路肩,整修基面排水橫坡,清理側(cè)溝,清除路塹邊坡棄土;
八、整修道口;
九、補充、修理和刷新工務管理的線路標志、信號標志、鋼軌縱向位移觀測樁和備用鋼軌架;
十、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2.2.3條 鋪設無縫線路主要工作內(nèi)容:
一、焊接鋪設鋼軌,更換扣件(軌型相同時,只更換失效扣件),并按設計鎖定軌溫范圍鎖定線路,埋設鋼軌縱向位移觀測樁;
二、整修線路,安裝軌道加強設備;
三、整修道口;
四、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2.2.4條 成段更換再用軌主要工作內(nèi)容:
一、更換再用軌及配件,恢復絕緣接頭及鋼軌接續(xù)線;
二、修理軌枕、更換失效的軌枕及扣件;
三、整修線路,安裝軌道加強設備;
四、整修道口;
五、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2.2.5條 成組更換新道岔或新岔枕,主要工作內(nèi)容如下:
一、成組更換新道岔或新岔枕;
二、清篩道床,做好排水工作;
三、整修道岔及道岔前后影響范圍內(nèi)的線路;
四、回收舊料,清理場地。
第2.2.6條 成段更換新混凝土枕或再用混凝土枕,主要工作內(nèi)容如下:
一、全面更換混凝土枕及其扣件;
二、清篩不潔道床,補充道碴,整修線路;
三、修補路肩;
四、安裝軌道加強設備;
五、整修道口;
六、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2.2.7條 成段鋪設混凝土寬枕,主要工作內(nèi)容如下:
一、全面清篩道床,補充道碴,處理基床病害;
二、修補路肩,改善排水設施(如工作量較大,應另列件名);
三、用儀器校正線路縱斷面和平面;
四、全面鋪設混凝土寬枕;
五、用封閉材料填封寬枕之間的縫隙、隧道內(nèi)寬枕端頭與擋碴墻之間的縫隙;
六、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2.2.8條 成段更換混凝土枕扣件,工作內(nèi)容包括全面更換新型扣件,回收舊料,清理場地。
第2.2.9條 道口大修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內(nèi)容:
一、根據(jù)需要,改善道口條件和受其影響的兩側(cè)進路;
二、改善或更換道口鋪面板、護輪軌;
三、改善防護設備;
四、清篩道床,抽換軌枕,整修線路,并根據(jù)需要增設或改善排水設備。
第2.2.10條 線路中修主要工作內(nèi)容如下:
一、校正線路縱斷面,恢復線路平面;
二、清篩道床,補充道碴,改善道床斷面;原砂子或天然級配卵石道床改鋪為碎石道床;對基床翻漿冒泥地段進行整治;
三、抽換傷損鋼軌和配件;既有無縫線路中修還應進行應力放散和重新鎖定工作,并做出鎖定軌溫記錄;
四、調(diào)整軌縫和涂油,整修、補充防爬設備,鎖定線路;
五、更換失效軌枕,修理傷損軌枕,更換或補充扣件;
六、整修通過地段的道岔和抽換失效岔枕;
七、鏟低或填補路肩,整修基面排水橫坡,清理側(cè)溝,清除路塹邊坡棄土;
八、整修道口;
九、補充、修理和刷新工務管理的線路標志、信號標志、鋼軌縱向位移觀測樁及備用鋼軌架;
十、回收舊料,清理場地,設置常備材料。

第三章 基本技術條件
第一節(jié) 線路大中修縱斷面
第3.1.1條 線路大修時,應盡可能改善原有坡度。如原有線路超過限制坡度且改善有困難時,允許保留。線路大、中修縱斷面設計,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盡可能設計長的坡段,每段坡長一般不短于該區(qū)段到發(fā)線有效長的一半,個別困難地段,應不短于200m。
二、相鄰坡段的連接,應按原線路標準設計為拋物線形或圓曲線形的豎曲線:
1.采用拋物線形豎曲線時,凡相鄰坡段的坡度代數(shù)差大于2‰時,須設置豎曲線,每20m豎曲線長度的變坡率,凸形應不大于1‰,凹形應不大于0.5‰。
拋物線形豎曲線最好設置在平面曲線兩端緩和曲線之外,僅在困難條件下,允許重迭而不受緩和曲線的限制。
拋物線形豎曲線不能設置在無碴橋梁上。
2.采用圓曲線形豎曲線時,凡相鄰坡段的坡度代數(shù)差大于3‰時,須設置豎曲線。豎曲線半徑應根據(jù)運營條件采用20000~10000m;困難條件下不小于5000m。
圓曲線形豎曲線不應侵入緩和曲線、道岔及無碴橋梁上。
第3.1.2條 設計電氣化鐵路縱斷面時,應嚴格按照鐵路限界規(guī)定。但為了改善原有線路坡度,也可考慮安排調(diào)整接觸網(wǎng)高度。
第3.1.3條 兩線路中心距離不大于5m時,其軌面高度原則上應設計為同一水平。如不可能,在個別地段允許有不大于300mm的高差度。但在冬季易受雪埋地段的軌面差不允許大于150mm。道口處不允許大于100mm。
第3.1.4條 大修地段與非大修地段的連接順坡,原則上應設在大修地段以外,順坡率應不大于1‰。
第二節(jié) 線路大修平面
第3.2.1條 設計曲線時應盡量采用單曲線,僅在困難條件下允許保留復曲線,但復曲線的兩個圓曲線間,應以緩和曲線連接之,其長度按計算決定,且不應短于20m。如條件困難不能設緩和曲線時,兩個連續(xù)圓曲線的曲率差不應大于1/2000,每個圓曲線的長度不得短于
50m。
第3.2.2條 直線與圓曲線間應采用緩和曲線連接,其長度(m)一般應不短于9×超高度(m)×容許最高行車速度(km/h),特別困難地段不短于7×超高度(m)×容許最高行車速度(km/h),計算結(jié)果取10m整數(shù)。如原線路的緩和曲線標準較高時,應采用原線
路標準。
兩緩和曲線間的圓曲線長度,一般不得小于20m,困難條件下可減至14m。
第3.2.3條 兩曲線間的直線長度,原則上應不低于原線路標準。
第3.2.4條 并行的兩線路中心距離在5m以下的曲線地段,內(nèi)側(cè)曲線的超高不得小于外側(cè)曲線超高的一半。否則,應根據(jù)計算加寬兩線的中心距離。
第3.2.5條 有條件時,應盡可能改善線路對橋梁的偏心及建筑物限界等,使其符合有關規(guī)定。
第3.2.6條 圓曲線外軌超高和順坡,按工務段提供的數(shù)據(jù)設置,并應符合《鐵路線路維修規(guī)則》規(guī)定。
第3.2.7條 大修平面設計時,應消除直線地段漫彎。如因建筑物限界關系等原因不能減少或消除時,允許保留原狀。
第三節(jié) 道 床
第3.3.1條 線路大中修時,必須清篩道床,補充道碴,按設計縱斷面全面起道,使枕下道床厚度達到表3.3.3(略)規(guī)定標準,并對基床翻漿冒泥地段進行處理。
清篩至路基面時,應做出路拱,以利橫向排水。
第3.3.2條 道床材料的選用必須有“碎石道碴產(chǎn)品合格證”作為竣工驗收、評定道床質(zhì)量的依據(jù)。
第3.3.3條 線路大中修時,枕下道床總厚度應根據(jù)五年內(nèi)年計劃通過總重密度和鋼軌類型,按表3.3.3(略)所列標準選用。
在運量很小,行駛輕型機車或行車速度較低的線路上和在隧道及車站范圍內(nèi),確因受建筑物限制時,可以酌情降低道床厚度,但在正線上木枕地段,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00~250mm,混凝土枕地段不得小于300mm;站線上不得小于200mm。
大、中修清篩起道后,無墊床的碎石道床,其枕下清碴厚度不得小于300mm;道床總厚度不足300mm者,應全部為清碴。
第3.3.4條 混凝土寬枕線路的碎石道床厚度,包括鋼軌下的面碴帶在內(nèi),有墊床時不小于250mm;無墊床時不小于350mm;在巖石及滲水土路基上、隧道內(nèi)及有碴橋面上,不小于200mm。面碴帶采用粒徑16~40mm的碎石道碴,其寬度為950mm;厚度為5
0mm。寬枕枕端埋入道床深度為80mm,道床頂面寬度為2.9m。
第3.3.5條 道床頂面應低于軌枕頂面(軌底處)20~30mm。混凝土枕地段中部道床頂面應凹下并低于枕底30~50mm,凹下長度為300~500mm。S―2、J―2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應保持疏松。
第3.3.6條 道床頂面寬度及邊坡坡度,應符合表3.3.6(略)規(guī)定。
鋪設無縫線路的特大、大橋橋頭路基75m范圍內(nèi),連續(xù)長大坡道及制動地段以及年最大軌溫差>90℃的線路,道床兩側(cè)碴肩應堆高0.15m。
第四節(jié) 軌枕及扣件
第3.4.1條 線路換軌大修及鋪設無縫線路前期工程,除失效或傷損的軌枕應更換或修理外,并應根據(jù)運輸發(fā)展的需要,按表3.3.3所列標準,補充配置根數(shù),軌枕間距尺寸見附錄一(附表略)。
混凝土寬枕配置根數(shù)為1760根/km。
第3.4.2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地段,正線軌道應增加軌枕數(shù)量:
一、在半徑為800m及以下的曲線;
二、大于12‰的下坡制動地段;
三、長度300m及以上的隧道內(nèi)。
增加的數(shù)量應按表3.3.3所列每千米軌枕根數(shù),混凝土枕增加80根,木枕增加160根,條件重合時只增加一次,但每千米最多鋪設根數(shù):混凝土枕為1840根,木枕為1920根。
第3.4.3條 下列地段不宜鋪設混凝土枕:
一、半徑小于300m的曲線;
二、鋪設木枕的道岔前后兩端各15根軌枕(后端包括轍叉跟端以后的岔枕);
三、鋪設木枕的有碴橋和無碴橋的橋臺擋碴墻范圍內(nèi)及其兩端各不少于15根軌枕(有護軌時應延至梭頭外不少于5根軌枕);
四、鋪設長度小于50m者;
五、混凝土枕與木枕分界處,如遇鋼軌接頭,須保持木枕延至鋼軌接頭外5根及以上。
第3.4.4條 鋪設混凝土枕地段,鋼軌有接頭病害必須整治(焊補、打磨等);路其有翻漿、不均勻下沉及超過15mm的凍害時必須整治。
第3.4.5條 軌枕類型必須按軌枕設計技術條件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選擇,承軌槽坡度不一致的軌枕應分別成段鋪設,不宜交雜混鋪。
木枕必須經(jīng)過注油防腐,正線應采用Ⅰ類木枕。
第3.4.6條 下列地段不宜鋪設混凝土寬枕:
一、第3.4.3條規(guī)定不宜鋪設混凝土枕地段;
二、路基有翻漿冒泥,不均勻下沉及凍害等病害;
三、混凝土寬枕線路和木枕線路連接地段應有長度不短于25m的混凝土枕線路過渡。
第3.4.7條 線路大、中修時,失效或傷損軌枕應進行更換或修理。
軌枕失效標準:
一、混凝土枕、混凝土寬枕
1、明顯折斷;
2、環(huán)裂裂縫寬度超過0.5mm;
3、承軌槽面壓潰,擋肩嚴重破損;
4、縱向裂縫寬度超過0.5mm,長度超過軌枕全長二分之一;
5、承軌槽兩釘孔間裂縫寬度超過0.5mm,并延伸至軌枕端部或軌枕中部;
6、縱橫裂縫交錯,嚴重掉塊露筋。
二、木枕
1、腐朽失去承壓能力,釘孔腐朽無處改孔,不能持釘;
2、折斷或拼接的接合部分分離,不能保持軌距;
3、機械磨損,經(jīng)過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質(zhì)后,其厚度不足100mm;
4、劈裂或其它傷損不能承壓、持釘。
第3.4.8條 混凝土枕、混凝土寬枕的扣件,應按設計規(guī)定配套使用。無縫線路和60kg/m及以上鋼軌的線路,必須采用彈條Ⅰ型扣件。使用70型扣板式扣件時,在半徑800m及以下的曲線地段,鋼軌外側(cè)應采用加寬鐵座。
第3.4.9條 在木枕地段,使用5孔墊板時,直線及R>800m的曲線地段,釘足四個道釘,墊板與木枕的聯(lián)結(jié)道釘必須釘足(凍害地段及明橋面除外);R≤800m的曲線(含緩和曲線),釘足5個道釘;使用分開式扣件時,螺紋道釘及扣軌部件必須齊全。
第3.4.10條 混凝土軌枕螺旋道釘采用硫磺錨固。要求使用含硫量95%以上的工業(yè)硫磺、普通硅酸鹽水泥、含泥污雜質(zhì)不超過5%且粒徑不大于2mm的砂子、一般工業(yè)石蠟。其重量配合比為:硫磺∶砂子水泥∶石蠟=1∶(1~1.5)∶(0.3~0.6)∶0.03。
選擇配合比時,可根據(jù)氣溫及灌注條件具體確定。
第五節(jié) 鋼軌及配件
第3.5.1條 線路大修采用鋼軌類型應符合表3.3.3的規(guī)定。
第3.5.2條 線路大修時,無論直線、曲線鋼軌接頭一律采取對接,曲線內(nèi)股使用廠制縮短軌;線路中修或成段更換再用軌時,凡有條件的,都應采取對接。
第3.5.3條 普通線路中修時,應抽換輕傷有發(fā)展的傷損鋼軌(△△)和傷損配件。
成段更換再用軌時,鋼軌質(zhì)量應符合《鐵路線路維修規(guī)則》規(guī)定的舊軌使用技術條件。
第3.5.4條 線路上個別插入短軌時,其長度:正線不得短于6.0m;站線不得短于4.5m,并不得連續(xù)插入兩根及以上短軌。
第3.5.5條 下列位置不應有鋼軌接頭,如不可避免時,應將其焊接或凍結(jié)。
一、明橋面小橋的全橋范圍內(nèi);
二、鋼梁端部、拱橋溫度伸縮縫和拱頂?shù)忍幥昂蟾?m范圍內(nèi);
三、設有溫度調(diào)節(jié)器的鋼梁的溫度跨度范圍內(nèi);
四、鋼梁的橫梁上;
五、平交道口范圍內(nèi)。
第3.5.6條 普通線路鋼軌接頭,應根據(jù)鋼軌的長度和溫度,預留適當?shù)能壙p。軌縫的標準尺寸按下式計算:
1
ao=aL(tz-to)+-ag
2
式中 ao――更換鋼軌時的預留軌縫(mm);
a――鋼軌線膨脹系數(shù)為0.0118(mm/m℃);
L――鋼軌長度(m);
tz――換軌地區(qū)的中間軌溫(℃)
1
tz=-(Tmax+Tmin)
2
其中 Tmax?Tmin――換軌當?shù)氐臍v史最高、最
低軌溫(℃);
to――更換鋼軌時的軌溫
(℃);
ag――構(gòu)造軌縫(mm)。


當?shù)剀墱刈兓取?5℃的地區(q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將軌縫計算值減小1~2mm。
25m標準軌只允許鋪設在當?shù)剀墱刈兓龋?00℃的地區(qū),否則應個別設計。
第3.5.7條 普通線路鋼軌接頭螺栓扭力矩應達到表3.5.7(略)的規(guī)定值。
第3.5.8條 直線和半徑大于及等于350m的曲線軌距,均應為1435mm,半徑小于350m的曲線軌距,線路大修及成段更換混凝土枕(含寬枕)應按表3.5.8(略)加寬。
第3.5.9條 線路中修及成段更換再用軌所使用的鋼軌配件應與鋼軌類型相符并原則上使用再用料,但再用料在上道前必須經(jīng)過選配、除銹及涂油。
第六節(jié) 無縫線路
第3.6.1條 無縫線路的基本結(jié)構(gòu)型式為溫度應力式。
鋪設50kg/m和60kg/m鋼軌無縫線路,鎖定軌溫范圍,由鐵路局參照附錄二《鋪設無縫線路容許溫差表》(略)規(guī)定。
各地區(qū)(或區(qū)段)采用的最高軌溫和最低軌溫,由鐵路局規(guī)定。
第3.6.2條 無縫線路的鋪設地段和位置,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軌下基礎穩(wěn)定,線路沒有翻漿冒泥、下沉擠出和大于15mm的凍害;
二、半徑為800m及以下的曲線地段,應盡量采用全長淬火軌或耐磨軌;
三、橋梁有淺基、孔徑不足、偏心超限、載重等級不足或支座、墩臺等嚴重病害和下承板梁上,鋪設無縫線路須嚴格進行檢算。
四、橋上鋪設無縫線路,除符合下述條件者外,均應檢算鋼軌、墩臺的受力狀態(tài)、軌道防爬能力及鋼軌低溫斷縫值等:
1、在無碴橋上,年最大軌溫幅度為86~90℃地區(qū),橋跨總長為165m及以下的50kg/m鋼軌及橋跨總長為100m及以下的60kg/m鋼軌;年最大軌溫幅度為85℃及以下地區(qū),橋跨總長為200m及以下的50kg/m鋼軌及橋跨總長為165m及以下的60kg/m鋼軌。
2、在有碴橋上,跨度為32m及以下(包括單跨和多跨),橋全長在無縫線路固定區(qū)內(nèi)。年最大軌溫幅度超過80℃的地區(qū),橋上應鋪設混凝土枕或木枕分開式扣件。
五、在隧道長度為1000m及以上時,鋪設無縫線路宜將隧道內(nèi)單獨鋪設一段長軌,伸縮區(qū)設于隧道洞口內(nèi)方,緩沖區(qū)盡量設置在隧道洞口外。隧道長度小于1000m時,可不單獨鋪設。
第3.6.3條 溫度應力式無縫線路包括固定區(qū)、伸縮區(qū)和緩沖區(qū)。
一、伸縮區(qū)長度根據(jù)計算確定。
二、固定區(qū)為長軌減去兩端伸縮區(qū)的長度。每段長軌的長度,應根據(jù)線路情況和施工條件決定,原則上應與自動閉塞區(qū)段的長度一致,如受條件限制,固定區(qū)也不應短于50m。
三、緩沖區(qū)一般由2~4節(jié)標準軌或廠制縮短軌組成,有絕緣接頭時應為4節(jié)(膠接絕緣接頭為三至五節(jié))。
緩沖區(qū)應設在下列地點:
1.兩段長軌之間;
2.道岔與長軌之間;
3.自動閉塞和軌道電路地段的絕緣接頭,一般應布置在緩沖區(qū)的中間;
4.其他必要的地點。
第3.6.4條 緩沖區(qū)和伸縮區(qū)不得設置在平交道口和不作單獨設計的無碴橋上,不宜設在曲線上。困難條件下,緩沖區(qū)盡量避免設在緩和曲線上。
第3.6.5條 緩沖區(qū)鋼軌接頭,應采用10.9級高強度接頭螺栓及平墊圈,接頭螺栓扭力矩應達到900N?m。
緩沖區(qū)軌縫尺寸,應根據(jù)計算確定。
第3.6.6條 工廠焊接長鋼軌,可采用接觸焊或氣壓焊,按經(jīng)批準的工藝標準進行焊接。焊接成的長軌,必須嚴格檢查,不得有硬彎,以1m直尺測量,其矢度不超過0.5mm;對每個焊縫應按焊接技術要求及驗收標準進行外觀及探傷檢驗,填寫焊接記錄等技術資料。
第3.6.7條 長軌聯(lián)合接頭的焊接,應盡量使用移動式氣壓焊。(用鋁熱焊時,氣溫不得低于0℃),焊接后,須經(jīng)探傷檢查,對不符合標準的接頭必須重焊。
聯(lián)合接頭應成對接,相錯不大于100mm,距橋臺擋碴墻不小于2m,并不得置于道口及無碴橋上。鋁熱焊縫距軌枕邊緣不得小于40mm。
第3.6.8條 鋪設無縫線路時,左右兩股長軌的鎖定軌溫應基本相同,如不同時,不得超過5℃。
第七節(jié) 道 岔
第3.7.1條 線路大中修通過道岔時,其各項設備的技術條件與線路相同,對道岔要求如下:
一、保留原道岔時,應加整修,并更換失效岔枕和道岔零件,使其符合《鐵路線路維修規(guī)則》規(guī)定的道岔綜合維修驗收標準(見附錄三,略)。
二、更換道岔時必須:
1、道岔軌型應不低于線路的軌型;
2、道岔應嚴格按標準圖或設計圖鋪設;
3、道岔前后(含側(cè)向)應各更換一根與道岔軌型相同的新鋼軌做為引軌。
三、調(diào)整道岔位置,撥正道岔前后線路方向和連接曲線。
四、應盡量采用異型軌,以減少異型接頭。
第八節(jié) 道 口
第3.8.1條 線路大中修經(jīng)過道口時,應更換失效及不合要求的道口鋪面板和護軌,按原狀整修兩側(cè)道路的平臺。有條件時,應同時改善鋪面及排水設備。
第3.8.2條 道口單項大修,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道口應盡可能改善了望條件,鐵路與道路宜設計為正交,有困難時,其交叉角一般應大于45°;
二、道口鋪面寬度原則上應與道路路面寬度相同,通行機動車輛的鄉(xiāng)村道路不應小于4.5m,通行非機動車輛的鄉(xiāng)村道路不應小于2.5m;
三、如改移道口或需要變動道路部分時,應與道路產(chǎn)權(quán)單位協(xié)商決定;
四、按需要補充、修理或更換道口防護設備。
第3.8.3條 道口護軌輪緣槽寬度直線上為70~100mm,曲線內(nèi)股為90~100mm,深度為45~60mm,護軌兩端應做成喇叭口,距護軌端300mm處彎向線路中心,其終端距鋼軌作用面不小于150mm。
第九節(jié) 軌道加強設備及其他
第3.9.1條 木枕地段,半徑為800m及以下的曲線上(含緩和曲線)應按表3.9.1(略)設置軌距桿或軌撐。
第3.9.2條 混凝土枕地段,在行駛電力機車的區(qū)段,半徑為600m及以下的曲線地段,其他地段半徑為350米及以下的曲線,可根據(jù)需要比照表3.9.1設置軌距桿或軌撐,或采用保持軌距能力較強的彈性扣件。
第3.9.3條 鋪設木枕地段,使用穿銷式防爬器時,一般安裝數(shù)量和方式如表3.9.3―1(略)和表3.9.3―2(略)規(guī)定。
到發(fā)線防爬設備,比照正線辦理。
第3.9.4條 鋪設混凝土枕地段,采用彈條扣件時,不安裝防爬設備。采用其他扣件時,線路坡度>6‰、制動地段,駝峰頭部線路及主要道岔、絕緣接頭、明橋面前后各75m,可根據(jù)需要比照木枕地段適當安裝防爬設備。
第3.9.5條 每組防爬設備應配6個防爬支撐。防爬支撐的斷面一般應不小于120mm×100mm。安裝在鋼軌底下或距軌底邊緣350m的道心內(nèi)?;炷琳淼囟慰刹捎眯笨谥?,穿銷式防爬器與軌枕之間,應設木制承力板。
第3.9.6條 使用非彈條扣件無縫線路地段防爬設備的設置,伸縮區(qū)根據(jù)計算確定;緩沖區(qū)比照伸縮區(qū)辦理。
第3.9.7條 普通線路正線(不含站內(nèi))應設置鋼軌縱向位移觀測樁,有防爬設備地段,每0.5km設一對;無防爬設備地段,每1km設一對。
無縫線路每段設置鋼軌縱向位移觀測樁5~7對(伸縮區(qū)始終點各一對,固定區(qū)中點一對,其余按對稱布置)。如固定區(qū)較長,可適當增加對數(shù)。
第3.9.8條 橋梁護軌頂面不應高出線路鋼軌頂面,也不應低于線路鋼軌面25mm,護軌頭部外側(cè)與線路鋼軌頭部內(nèi)側(cè)間的寬度應為200mm(60kg/m及以上鋼軌采用分開式K型扣件時,可為220mm),允許誤差±10mm。
第3.9.9條 線路標志、信號標志(警沖標除外)應設在距鋼軌頭部外側(cè)不小于2m處;不高于鋼軌頂面的標志,可設在距鋼軌頭部外側(cè)不小于1.35m處。
線路標志順計算公里方向設于線路左側(cè),雙線區(qū)段各設于該線列車運行方向的左側(cè);信號標志順列車運行方向,設于線路左側(cè)。

第四章 設計及預算
第4.0.1條 大修設計文件是指導施工和進行技術經(jīng)濟考核的主要依據(jù),應嚴格執(zhí)行有關技術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
第4.0.2條 鐵路局應設立鐵路局(工務處)直接領導的工務大修設計單位,配備與設計任務相適應的技術力量,負責大修和其他工程設計及有關的技術科研工作。
第4.0.3條 工務大修設計工作應由工務大修設計單位承擔。大修設計文件的編制,應以鐵路局(工務處)批準的“大修設計任務書”或大修計劃件名表為依據(jù),并由鐵路局(工務處)審批;工作量較小,技術較簡單的件名可由基層單位設計和編制預算,報鐵路局(工務處)審批或委托分局(工務科)審批,設計任務書包括以下內(nèi)容:
一、任務范圍;
二、施工單位及施工期限;
三、基本技術要求;
四、投資控制額;
五、提出設計文件的日期;
六、其它。
第4.0.4條 設計單位在勘測設計中,應征集有關維修、施工等單位意見,以供設計參考。
對投資大、技術復雜的大修工程,應先提出比較方案,經(jīng)鐵路局(工務處)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定后再行編制。
第4.0.5條 設計文件須經(jīng)批準后方得交付施工。設計文件由設計說明書、設計圖表和施工預算三部分組成。
文件內(nèi)容應做到: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圖表清晰、文字簡明。
第4.0.6條 設計說明書應按照不同的工程性質(zhì),分別說明以下內(nèi)容:
一、工程名稱及施工地段的起迄里程;
二、原有設備狀態(tài)及主要技術標準,病害情況和原因分析;
三、設計依據(jù);
四、主要工程內(nèi)容、數(shù)量及采用的技術標準,對施工的技術要求,因特殊情況不符合大修技術條件的項目、原因和解決辦法;
五、有關施工方法、質(zhì)量要求、安全措施及其它注意事項;
六、有關舊料的使用和處理;
七、有關附屬工程和施工單位的配合。
第4.0.7條 線路大中修工程主要圖表有:縱斷面設計圖、平面撥量表、曲線表、水準基點表,以及各項工程數(shù)量表(如軌料數(shù)量計算表、補充道碴數(shù)量計算表、軌枕抽換補充數(shù)量表、路基整修工程數(shù)量表、道口整修表等)。鋪設無縫線路應有無縫線路鋪設位置配軌圖表、鎖定軌溫范圍預留軌縫表及有關設計計算書。
第4.0.8條 施工預算應根據(jù)設計說明書、設計圖表、工程數(shù)量、施工方法和有關規(guī)定定額進行編制。
預算費用由直接費、間接費、其他費等組成。各項費用的劃分、費率和工料消耗定額的確定,由各鐵路局自定。
第4.0.9條 預算應本著節(jié)約的精神進行編制。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預算總額的變動,或更改設計標準和方案時,應由施工單位提出變更理由,報原設計單位簽注意見后,由原批準單位批準。

第五章 大修施工
第5.0.1條 線路大修施工,應由專業(yè)的線路大修隊伍承擔,工作量較小,技術比較簡單的大修件名,也可由工務段辦理。
為鞏固生產(chǎn)秩序,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大修隊伍應有固定的生產(chǎn)人員,作為基本生產(chǎn)隊伍。
第5.0.2條 為提高大修工作效率,保證大修質(zhì)量,減輕勞動強度,改善職工生活條件,大修施工單位必須具備如下設施:
一、鐵路局應根據(jù)近遠期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修建必要的大修固定基地及輔助基地。
大修基地應有足夠的配線和場地,應具備必要的生產(chǎn)和生活設施,并應有公路通道。
二、線路大修施工單位應配備大修施工機械、機車、車輛和其他運輸工具等設備,以及通訊等設施,并應有檢修機具、檢修車間和機修車庫,逐步提高施工機械化程度。
三、大修施工隊伍應配備足夠的流動生活設施(如宿營車輛等)。
第5.0.3條 大修施工計劃是搞好企業(yè)管理,加強生產(chǎn)組織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認真細致地編制年、季和月計劃。
第5.0.4條 線路大修工程施工,必須以正式批準的設計文件和施工計劃為依據(jù),對需要封鎖線路或慢行的施工計劃以及工程列車運行、道碴運輸?shù)龋鶓{入列車運行圖及鐵路局的綜合運輸作業(yè)方案。
大修施工及有關配合單位,要同時向有關單位提報月施工計劃,經(jīng)批準的施工計劃,各單位均應嚴格執(zhí)行。
第5.0.5條 施工單位依據(jù)設計文件,進行調(diào)查研究和施工測量,按工程件名或施工階段,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其主要內(nèi)容為:
一、設備現(xiàn)狀;
二、施工技術條件和技術標準;
三、工程數(shù)量及所需材料供應運輸;
四、按照工序編制施工進度指示圖表;
五、勞動組織、機具使用和施工方法;
六、施工臨時設施;
七、保證質(zhì)量安全的制度和措施;
八、職工生活的安排。
第5.0.6條 線路大修施工單位領導人,應深入現(xiàn)場,常駐工地,加強領導,親自指揮,促進工序銜接,確保安全、質(zhì)量。
線路大修施工所在的工務段,應指派駐隊領工員代表工務段常駐大修工地,與施工單位密切聯(lián)系,互相配合,搞好協(xié)作,檢查施工質(zhì)量和安全。
第5.0.7條 大修施工單位必須建立以下制度:
一、施工三檢制:在每次開工前,施工中,線路開通及收工前,施工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分別按分工地段,對工作準備、操作方法和設備情況進行檢查;
二、巡查養(yǎng)護制:施工現(xiàn)場應設置巡養(yǎng)人員,對施工地段進行巡查養(yǎng)護工作,發(fā)現(xiàn)并及時消除危及行車安全的處所;
三、工序交接制:前一工序要給下一工序打好基礎,在前一個工序完成后,應由施工領導人組織工序負責人進行交接;
四、隱蔽工程分階段施工,每個階段結(jié)束前,由施工單位會同接管單位共同檢查并填寫記錄,確認符合設計要求后,方準繼續(xù)施工;
五、新工人、新工作、新設備,必須首先制訂安全措施,進行設備調(diào)試,經(jīng)過安全教育,確認技術培訓合格,才能進行工作;
六、安全檢查分析制:大修安全工作,要抓早、抓小、抓苗頭,抓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加強定期性、季節(jié)性及節(jié)、假日前后、工地轉(zhuǎn)移前后的檢查,組織群眾開展事故預想活動,預防事故的發(fā)生,對已發(fā)生的事故苗頭及事故,要及時分析處理。
第5.0.8條 大修施工單位應建立主要材料的檢查制度,質(zhì)量規(guī)格不合標準或出廠證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5.0.9條 新舊材料都應及時運到指定地點,堆碼整齊、清點入帳,并指定專人或委托當?shù)貑挝淮鸀楸9?,防止丟失、損壞和變質(zhì)。
材料的領發(fā)、運送、使用和交接時,都應建立明確的出帳和交接手續(xù)。
第5.0.10條 對各種施工、運輸和裝卸機械,要加強管理,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設備臺帳和技術檔案。嚴格執(zhí)行維修保養(yǎng)制度,提高設備完好率。
第5.0.11條 工程竣工時,現(xiàn)場遺留的舊料必須全部收回,運到指定地點,堆碼整齊,點交保管單位或軌料庫。
第5.0.12條 線路大中修應按流水作業(yè)組織施工,使工序緊密街接,將施工和慢行地段控制在最短的合理長度內(nèi)。
第5.0.13條 應嚴格按照縱斷面測量水平標樁抬道作業(yè)(變坡點應加設水平標樁),并適當預留沉落量。
第5.0.14條 采用龍門架換軌施工時,必須對鋪軌列車上的軌排加強鎖定及監(jiān)視,運行時應限速。施工單位必須在進入新的施工區(qū)段前,對沿線限界全面檢查,將龍門架鋪軌列車不能進入的股道,報鐵路分局通知有關單位,并對龍門架鋪軌列車乘務員作詳細交待。在R≤400m的曲線上鋪軌排時,必需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疊層軌排偏移傾倒。
第5.0.15條 鋪設無縫線路,必須從長軌的一端向另一端順次就位,鎖定軌溫以始端及終端就位時的軌溫取平均值。
測量軌溫的方法要正確,使用的溫度計應準確可靠,并定期標定、校正。
新鋪無縫線路時的鋪設軌溫,如低于設計鎖定軌溫范圍時,可在鋪設長軌封鎖時間內(nèi),用拉伸器張拉長鋼軌,使長軌達到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nèi),再鎖定線路;如鋪設軌溫高于設計鎖定軌溫范圍時,可暫時鎖定,待軌溫符合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后,再進行應力放散,重新鎖定線路。
既有無縫線路大中修,在高溫或低溫季節(jié)施工時,必須先實施應力放散,才能進行各項作業(yè)。具體辦法由鐵路局制定。
第5.0.16條 無縫線路應力放散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根據(jù)具體情況,可采用鋼軌拉伸器,輔以撞軌器和滾筒進行放散,應做到總放散量要夠,沿鋼軌全長放散要勻,最后鎖定軌溫要準,要結(jié)合放散應力同時整治線路爬行;
二、當達到預期放散長度或設計鎖定軌溫后,應及時鎖定線路,通過列車后,再次擰緊扣件及接頭螺栓;
三、應力放散后,確定實際鎖定軌溫,修改有關技術檔案資料,修正縱向位移觀測標記。
第5.0.17條 在一般情況下,禁止采用氣割鋼軌及吹眼合龍口。

第六章 驗 收
第6.0.1條 鐵路局應配備專職驗收人員,對主要大修工程的安全、質(zhì)量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主持驗收工作。
第6.0.2條 線路設備大修工程按下列計算單位進行驗收:
一、線路大中修正線為千米(始終點不是整千米時,可按實際長度合并驗收),站線為一股道;
二、鋪設無縫線路為一段(包括相銜接的普通線路),同時計算千米數(shù);
三、其他各項線路設備大修由鐵路局自定。
第6.0.3條 施工單位在辦理工程交驗時,應備齊下列竣工資料:
一、線路大、中修:
1.主要材料使用數(shù)量表;
2.竣工后的線路縱斷面圖;
3.鋼軌編號配軌表(鋼軌的鋼號、生產(chǎn)廠、出廠年月,熔煉爐號資料);
4.既有無縫線路的縱向位移觀測記錄、鎖定軌溫及放散應力資料;
5.隱蔽工程記錄;
6.其他有關技術資料。
二、鋪設無縫線路:
1.無縫線路技術資料(無縫線路鋪設位置配軌圖表、實際鎖定軌溫等);
2.無縫線路縱向位移觀測記錄;
3.焊接記錄和焊縫探傷記錄;
4.鋪設后放散應力記錄;
5.焊縫編號和鋼軌編號的對照表;
6.其它有關技術資料。
三、其他各項線路設備大修:
1.主要工程數(shù)量表;
2.其他有關技術資料
第6.0.4條 驗收組織和驗收程序:
線路設備大修每完成一個或幾個單位工作量,經(jīng)施工單位自驗合格后,提出自驗記錄,向鐵路局驗收員提請驗收,由驗收員確定驗收日期,組織施工單位及接管單位,按照設計文件及有關驗收標準,共同進行交驗。
由工務段施工的大修工程,在工程竣工后,應報請鐵路局或分局派員會同工務段長進行驗收。
驗收時應填寫實測資料及驗收證。如雙方有分歧意見時,應由驗收員組織協(xié)商解決。
第6.0.5條 線路大中修按照設計文件及表6.0.5(略)線路大中修驗收標準進行驗收,主要項目(大方向、大高低、線路鎖定、道床清篩、搗固質(zhì)量、路基排水)一次達到標準,可評為“優(yōu)良”,如有主要項目不符合標準,次要項目漏項或不合格,經(jīng)整修后復驗達到標準,評為“合格”。
第6.0.6條 成組更換新道岔按表6.0.6(略)更換新道岔驗收標準進行驗收。
第6.0.7條 鋪設無縫線路工程,按設計文件及線路大中修驗收標準中的有關規(guī)定驗收。
無縫線路若因季節(jié)性影響,不能在工程交驗前恢復到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nèi)鎖定線路時,應先組織交驗,待氣溫合適時,再組織應力放散,所需費用仍在原預算項內(nèi)列支。
第6.0.8條 驗收其他工程時,亦應參照線路大中修進行質(zhì)量評定。具體驗收標準,由鐵路局自定。
(附錄略)


為您推薦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鞏俐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杜曉言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呂奎元 劉 利 贠煥軍/文 劉利 贠煥軍 侯夢雅 呂奎元/圖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呂奎元/文 黃偉 馬靈 贠煥軍 劉利 呂奎元/圖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呂奎元/文 馬 靈 李小亞 郝偉亮 呂奎元/圖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張聰聰
《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