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危險、有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做表率。”平凡的話語,卻透露出不平凡的決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留守在中鐵七局武漢地鐵5號線項目部34歲的安全總監(jiān)呂恩玉帶領著項目部7名職民工5次馳援武漢“方艙醫(yī)院”建設 ,在危難時刻,他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責任。
守護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職責
2020年的春節(jié)注定是一個不一樣的年。1月21日知悉武漢疫情態(tài)勢后,呂恩玉主動請纓,作為值班領導同項目部13名值守人員一同留守在了項目部。
疫情時期的人員安全是首要大事。他在第一時間組織值班人員學習疫情防控要求,制定防疫方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并在項目部成立了以他為隊長的應急小分隊,以備不時之需。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知道事態(tài)嚴重的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宣布封閉項目部各個出入口,嚴禁閑雜人員進入。與此同時,一場搶購生活、防疫物資的速度賽就此拉開。封城當天,呂恩玉與負責后勤的人員兵分兩路,他負責采購防疫物資,后勤人員負責采購米、油、菜等生活物資。然而,疫情之初,全國各地都出現(xiàn)防疫物資緊缺的現(xiàn)象,而武漢更是一“罩”難求。呂恩玉問遍了諸多藥店、網絡平臺,均沒有這些物資。在得知項目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后,公司疫情應急領導小組主動聯(lián)系到呂恩玉,并送去了一批防疫口罩和消毒水。
“疫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公司不止我們一個項目部,我們不能給公司添負擔,還是要靠自己想辦法多采購一些防疫物資。”那天以后,只要一有空呂恩玉就在辦公室給各家藥店和網絡平臺打電話,“你好,請問你們還有口罩嗎?”“你好,請問你們消毒水到貨了嗎?”……只要有貨,哪怕只有十幾個口罩,他都會驅車前往遠在幾十公里外的黃陂、蔡甸、江夏等地取貨。就這樣,整個春節(jié)期間,呂恩玉都冒著可能會感染的風險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在他的努力和公司的幫助下,項目部目前已儲備了近4000只口罩、80余瓶消毒液和1000多雙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
“疫情面前,我不僅是項目部安全總監(jiān),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守護好大家的生命安全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義務。”呂恩玉說。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月4日上午,呂恩玉接到業(yè)主通知,位于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yī)院”隔離病房建設急需人手幫忙。疫情就是命令,呂恩玉沒有絲毫遲疑,立即組織應急小分隊其他7名成員趕往集合點。
抗疫最前沿的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與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僅隔一條馬路,那里收治了大量疫情重癥患者。一路上,隊員們的神情凝重。“此次前往施工,被感染的風險非常大,我們不會有事吧。”有隊員在小聲嘀咕。為了鼓舞士氣,呂恩玉拍拍隊員的肩膀,“知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意思嗎?就是國家有了難,好男兒必須往前沖不能逃避。只要我們做好防護就沒問題。”在呂恩玉從容自信的態(tài)度感染下,大家凝重的氛圍一下就化解開了。
然而,施工現(xiàn)場才是真正的戰(zhàn)場,建設施工任務才是真正的考驗。時間緊、任務重、交叉作業(yè)干擾多,這是小分隊面臨的實際難題。“既然來了,那就干吧,我們每擺一張床鋪,每搭一塊隔離板,就能多收治一名患者,多一絲生的希望。”在呂恩玉的鼓舞下,大家搬運病床、整理床鋪、切割木板、拼裝隔板、……一系列動作連貫有序,像是上了弦的發(fā)條,一刻不停息,爭分奪秒加快安裝進度。
“說不擔心感染是假的,一系列的工作都消耗巨大的體能,加上大家戴著口罩在封閉的空間連續(xù)作業(yè),防護效果多少會有減弱。兄弟們跟著我出來,我就要把他們安全帶回去。”施工期間,呂恩玉除了要跟現(xiàn)場負責人溝通、對接方案,剩下的時間就是叮囑大家戴好口罩、加強防護。
在經過8個小時的連續(xù)工作后,應急小分隊最終安全、順利的完成了病區(qū)病床和隔離板搭設工作。
由于呂恩玉帶領的應急小分隊動作快、聽指揮,得到了業(yè)主的高度肯定。在2月5日、7日、15日、17日他與隊員又先后4次參與了位于武漢客廳、武漢長江新城的方艙醫(yī)院建設,共計安裝隔離病床500余張、建設護士站3個,共計參建面積1800多平方。
一個個沒有兌現(xiàn)的許諾
平日里本來休假就很少的呂恩玉,原本跟妻子約定這個春節(jié)一起回東北老家去過年的,在決定留守項目部后,他的心里多少有些慚愧。沒想到妻子得知他跟項目部提出值班的申請后反而安慰他:“我也是公司職工,知道企業(yè)的性質就是這樣,現(xiàn)在企業(yè)需要你,你就去吧,我和孩子是你堅強的后盾。”在得到妻子的支持后,呂恩玉一陣心酸,許諾妻子等過完年再回家好好陪妻兒。然而,年過完了,這個許諾最終還是沒有實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呂恩玉還一直堅守在項目部。
第一次去援建“方艙醫(yī)院”時,呂恩玉并沒有告訴家人?;貋砀嬷拮雍螅娫捘穷^的妻子沉默了,幾秒鐘后妻子輕聲地說,“下次能不能不去了?”然而,電話這頭的呂恩玉只說了句,“我是黨員我不去誰去?”妻子最終在擔心中選擇了大義,“雖然每次出征前和凱旋時他都會給我們報平安,但我的心總是懸著的,只能在家祈禱他平安、順利。”
呂恩玉7歲的女兒以前不愛看電視新聞,自從知道爸爸去援建“方艙醫(yī)院”后,只要電視里面有“方艙醫(yī)院”建設的新聞女兒都舍不得調臺。一個多月沒見爸爸的女兒想念爸爸了,就在電視里找到爸爸,可在那熱火朝天的大干場面中,根本看不清哪個是爸爸的身影。
一天,他接到妻子發(fā)來的一個視頻,視頻里7歲的女兒拿著一張畫著呂恩玉援建“方艙醫(yī)院”的畫,笑著一直說,“爸爸是英雄,爸爸加油!”那一刻,呂恩玉心里除了對妻兒的愧疚,還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雖然這段時間很辛苦,雖然不能陪伴在妻兒父母身邊,但英雄的稱呼讓呂恩玉不禁在女兒面前挺了挺腰,“爸爸會更加努力工作,我會讓你們?yōu)槲叶湴恋摹?rdquo;
如今,援建“方艙醫(yī)院”的任務已經完成,呂恩玉依然留在項目部承擔著現(xiàn)場巡查、機械維護、守護項目人員安全的重任,“疫情不散,我們不退。”呂恩玉再次向妻子許諾,“等疫情退散了,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看櫻花、吃美食,把之前對你們的許諾列個清單,一一兌現(xiàn)。”
守護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職責
2020年的春節(jié)注定是一個不一樣的年。1月21日知悉武漢疫情態(tài)勢后,呂恩玉主動請纓,作為值班領導同項目部13名值守人員一同留守在了項目部。
疫情時期的人員安全是首要大事。他在第一時間組織值班人員學習疫情防控要求,制定防疫方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并在項目部成立了以他為隊長的應急小分隊,以備不時之需。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知道事態(tài)嚴重的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宣布封閉項目部各個出入口,嚴禁閑雜人員進入。與此同時,一場搶購生活、防疫物資的速度賽就此拉開。封城當天,呂恩玉與負責后勤的人員兵分兩路,他負責采購防疫物資,后勤人員負責采購米、油、菜等生活物資。然而,疫情之初,全國各地都出現(xiàn)防疫物資緊缺的現(xiàn)象,而武漢更是一“罩”難求。呂恩玉問遍了諸多藥店、網絡平臺,均沒有這些物資。在得知項目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后,公司疫情應急領導小組主動聯(lián)系到呂恩玉,并送去了一批防疫口罩和消毒水。
“疫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公司不止我們一個項目部,我們不能給公司添負擔,還是要靠自己想辦法多采購一些防疫物資。”那天以后,只要一有空呂恩玉就在辦公室給各家藥店和網絡平臺打電話,“你好,請問你們還有口罩嗎?”“你好,請問你們消毒水到貨了嗎?”……只要有貨,哪怕只有十幾個口罩,他都會驅車前往遠在幾十公里外的黃陂、蔡甸、江夏等地取貨。就這樣,整個春節(jié)期間,呂恩玉都冒著可能會感染的風險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在他的努力和公司的幫助下,項目部目前已儲備了近4000只口罩、80余瓶消毒液和1000多雙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
“疫情面前,我不僅是項目部安全總監(jiān),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守護好大家的生命安全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義務。”呂恩玉說。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月4日上午,呂恩玉接到業(yè)主通知,位于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yī)院”隔離病房建設急需人手幫忙。疫情就是命令,呂恩玉沒有絲毫遲疑,立即組織應急小分隊其他7名成員趕往集合點。
抗疫最前沿的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與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僅隔一條馬路,那里收治了大量疫情重癥患者。一路上,隊員們的神情凝重。“此次前往施工,被感染的風險非常大,我們不會有事吧。”有隊員在小聲嘀咕。為了鼓舞士氣,呂恩玉拍拍隊員的肩膀,“知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意思嗎?就是國家有了難,好男兒必須往前沖不能逃避。只要我們做好防護就沒問題。”在呂恩玉從容自信的態(tài)度感染下,大家凝重的氛圍一下就化解開了。
然而,施工現(xiàn)場才是真正的戰(zhàn)場,建設施工任務才是真正的考驗。時間緊、任務重、交叉作業(yè)干擾多,這是小分隊面臨的實際難題。“既然來了,那就干吧,我們每擺一張床鋪,每搭一塊隔離板,就能多收治一名患者,多一絲生的希望。”在呂恩玉的鼓舞下,大家搬運病床、整理床鋪、切割木板、拼裝隔板、……一系列動作連貫有序,像是上了弦的發(fā)條,一刻不停息,爭分奪秒加快安裝進度。
“說不擔心感染是假的,一系列的工作都消耗巨大的體能,加上大家戴著口罩在封閉的空間連續(xù)作業(yè),防護效果多少會有減弱。兄弟們跟著我出來,我就要把他們安全帶回去。”施工期間,呂恩玉除了要跟現(xiàn)場負責人溝通、對接方案,剩下的時間就是叮囑大家戴好口罩、加強防護。
在經過8個小時的連續(xù)工作后,應急小分隊最終安全、順利的完成了病區(qū)病床和隔離板搭設工作。
由于呂恩玉帶領的應急小分隊動作快、聽指揮,得到了業(yè)主的高度肯定。在2月5日、7日、15日、17日他與隊員又先后4次參與了位于武漢客廳、武漢長江新城的方艙醫(yī)院建設,共計安裝隔離病床500余張、建設護士站3個,共計參建面積1800多平方。
一個個沒有兌現(xiàn)的許諾
平日里本來休假就很少的呂恩玉,原本跟妻子約定這個春節(jié)一起回東北老家去過年的,在決定留守項目部后,他的心里多少有些慚愧。沒想到妻子得知他跟項目部提出值班的申請后反而安慰他:“我也是公司職工,知道企業(yè)的性質就是這樣,現(xiàn)在企業(yè)需要你,你就去吧,我和孩子是你堅強的后盾。”在得到妻子的支持后,呂恩玉一陣心酸,許諾妻子等過完年再回家好好陪妻兒。然而,年過完了,這個許諾最終還是沒有實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呂恩玉還一直堅守在項目部。
第一次去援建“方艙醫(yī)院”時,呂恩玉并沒有告訴家人?;貋砀嬷拮雍螅娫捘穷^的妻子沉默了,幾秒鐘后妻子輕聲地說,“下次能不能不去了?”然而,電話這頭的呂恩玉只說了句,“我是黨員我不去誰去?”妻子最終在擔心中選擇了大義,“雖然每次出征前和凱旋時他都會給我們報平安,但我的心總是懸著的,只能在家祈禱他平安、順利。”
呂恩玉7歲的女兒以前不愛看電視新聞,自從知道爸爸去援建“方艙醫(yī)院”后,只要電視里面有“方艙醫(yī)院”建設的新聞女兒都舍不得調臺。一個多月沒見爸爸的女兒想念爸爸了,就在電視里找到爸爸,可在那熱火朝天的大干場面中,根本看不清哪個是爸爸的身影。
一天,他接到妻子發(fā)來的一個視頻,視頻里7歲的女兒拿著一張畫著呂恩玉援建“方艙醫(yī)院”的畫,笑著一直說,“爸爸是英雄,爸爸加油!”那一刻,呂恩玉心里除了對妻兒的愧疚,還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雖然這段時間很辛苦,雖然不能陪伴在妻兒父母身邊,但英雄的稱呼讓呂恩玉不禁在女兒面前挺了挺腰,“爸爸會更加努力工作,我會讓你們?yōu)槲叶湴恋摹?rdquo;
如今,援建“方艙醫(yī)院”的任務已經完成,呂恩玉依然留在項目部承擔著現(xiàn)場巡查、機械維護、守護項目人員安全的重任,“疫情不散,我們不退。”呂恩玉再次向妻子許諾,“等疫情退散了,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看櫻花、吃美食,把之前對你們的許諾列個清單,一一兌現(xiàn)。”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