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訊(通訊員 張倬)建設偉大中國的歷史過程中,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奉獻了自己的熱血和生命。其中,具有“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之稱的吳運鐸同志的故事令許多人潸然淚下。讀完《把一切獻給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百多年前祖國經(jīng)歷的黑暗與絕望、國民黨的壓迫、帝國主義的剝削,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工人階級的吃苦耐勞與革命先輩的堅韌不拔。
作為一名士兵,他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曾經(jīng)三次身負重傷,全身上下的傷口竟有百余處之多,戰(zhàn)爭的硝煙令他失去了他的左眼、左手,同時也摧殘了他的右腿,卻絲毫沒有削弱他頑強的意志。經(jīng)過了二十多次的手術,仍有幾十片子彈碎片殘留在他的體內(nèi),這不僅是生命的奇跡,更是人類意志力的強有力體現(xiàn)。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組建工廠,為抗日前線提供槍支彈藥。他堅持著:“一個人知道為什么冒險,他就會投入到這項冒險的工作中去,后退一步,心里都會覺得不好受?,F(xiàn)在,我們的民族正在火中燃燒,我們要在烈火中鍛煉我們的意志。為民族赴湯蹈火,得到永生。”
吳運鐸同志的一生是傳奇富有色彩的一生,“把一切獻給黨”在他的口中并不是一紙空談,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忠誠。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依然要堅持“把一切獻給黨”這個偉大的信念,每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都是黨的兒女,是黨的哺育和培養(yǎng)造就了他們,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每一次前進,都離不開黨的關懷、培養(yǎng)和支持、鼓勵。
也正是因為有了吳運鐸這樣的人,才有了偉大革命的勝利,才有了如今這樣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美好生活。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能做的不僅僅只是緬懷先烈,更應該傳承先烈們身上吃苦耐勞的精神,傳承他們?nèi)蝿谌卧沟膬?yōu)秀品格,奮勇頑強的強大精氣神,也應該多一些奉獻精神,多一些鉆研探索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學習到的寶貴精神財富,轉化為厚重的物質財富,正所遭“內(nèi)化干心,外化干行”。
如今作為北新巖土公司材料設備部的一員,我將秉持著從吳運鐸同志身上學到的品行實踐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工作中要勤勤懇懇,發(fā)揚螺絲釘精神的同時更要勇于創(chuàng)新,為公司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在生活中也將傳承老一輩先烈“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的學習精神,不斷探索新的領域,以讀書養(yǎng)精神。作為偉大祖國的青年力量,必將砥礪前行,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