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訊(通訊員 張作強)邊聽著學(xué)習(xí)強國平臺聽文化的《詩行天下》,邊慢跑在公司五樓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越跑心情似乎越放松了,但是身體卻感覺越來越累,于是我在雙重感受中,默默的堅持著,還暗暗用蘇東坡的名言來告訴自己,“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驚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突然聽到旁邊跑步機上同事的一句“今天不在狀態(tài),先撤了”,我也逐漸開始泄氣,堅持不到三公里,停了下來,未完成日常的五公里跑。這天是距離2022年結(jié)束還有最后100天的時候。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剛好用今天的跑步行為來印證了這句話。不是說做不到堅持,疫情靜態(tài)管理前段時間,每天都是五公里以上的跑步,大汗淋漓中心情歡暢,似乎越跑越有勁,越流汗越痛快,不用堅持就自然而然地跑下來了。哪怕有時候確實是有點累了,稍微堅持一下就度過了身體惰性的低谷期。此次也不是不能繼續(xù)堅持,而是考慮到自己有一段時間沒有跑步了,本著循序漸進的鍛煉原則,后面逐漸增加運動量,再慢慢重新進入奔跑模式。
或許,這才是常態(tài),就像橫波有波峰波谷一樣,我們的身體狀態(tài)也會有高低起伏,而人在旅途的生活更是這樣的。得意時,一日看盡長安花,艱難時,潦倒新停濁酒杯,失落時,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但生命的跋涉不能止步,要用踔厲奮發(fā)、篤行不倦來奮斗前行。路上,有風(fēng)有雨是常態(tài),風(fēng)雨無阻是心態(tài),風(fēng)雨兼程是狀態(tài)。
察勢者智,順勢者贏。猶如當(dāng)前的烏市疫情,盡管偶有反復(fù),我們?nèi)匀粓孕?,陰霾終將散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只要我們嚴格按照兩面一線、九項工作機制等措施要求嚴格落實下去,沒有任何疫情是不能戰(zhàn)勝的。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坐在電腦跟前,突然想寫點什么了,思考了半天,就用秋夜訴懷來做題了??粗@幾個字,運動后思維活躍的我,腦海中一些話語開始亂蹦亂跳,想起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清新,“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思愁,“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苦恨,亦有“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的閑適,更有那“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寄語。
思緒有點混亂,其實,我更想表達的是,抗住了夏天的酷暑,經(jīng)受著秋天的寒意,蓄勢待發(fā)后必將雄起!那就在這靜默時刻,努力去沉淀自己,向內(nèi)探求,在自己的閉環(huán)邏輯里,經(jīng)年累月的積累。就如同周國平所說那樣,多做世上有味之事,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活得更有滋有味吧。
一陣秋風(fēng)徐徐吹過,和著落花的氣息還有風(fēng)中搖曳的飛葉,都在充滿涼意的空氣里醞釀。作為北新巖土人,我始終堅信,公司黨委團結(jié)帶領(lǐng)全體職工,堅定不移、敢于擔(dān)當(dāng)、善于作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堅定決心和奮進步伐努力在高質(zhì)量發(fā)展中走出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