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一些菜鋪子或者肉鋪子的門上總貼著這么一幅對聯(lián),“百菜不如白菜好,諸肉不如豬肉香。”后一句是有些道理的,前一句更是千真萬確。白菜的營養(yǎng)很豐富,除含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粗纖維、鈣、磷、鐵外,尚含豐富的維生素。其中核黃素的含量比蘋果、梨分別高5倍與4倍,微量元素鋅的含量不但在蔬菜中屈指可數(shù),而且高于肉、蛋類。
白菜生長在北方的秋季,是中國的原產(chǎn)菜?!对娊?jīng)》中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之句,說明至少三千年前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為白菜)是普遍食用的。蘇東坡就很愛吃白菜,并留下詩作,“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 提起白菜,感慨頗多。上了40多歲的人都還記得早些年購買白菜的壯觀場面。一輛又一輛汽車、馬車從郊外的菜田把白菜運來,堆放在城市的便道上,買白菜就成了市民們秋天的一項重要的活動,要全家上陣借用手推車等工具,為漫長的冬天做儲存。
白菜是好東西,它味道清爽、微甜、淡而有味、口感柔嫩、細脆,外觀美麗、樸實。沒有一種菜能像白菜那樣有那么多的吃法。炒、拌、燴、生、熟、葷、素均可。白菜和辣椒、白菜和土豆、白菜和豆腐、白菜和粉條、白菜和海米、白菜和肉片、白菜和燉肉、白菜和丸子、白菜和沙鍋、白菜和火鍋,它是北方老百姓的當家菜。
如果說白菜只能做家常菜,上不了大宴席,這是誤會。粵菜中有一道“開水白菜”就很貴。那是一道非常講究好吃的菜。清湯里臥著一整棵白菜,清湯清澈、白菜軟糯,白菜與湯都味美無比,回味無窮。這道菜做起來相當煩瑣。要用母雞、豬蹄、豬骨、豬小腿、火腿棒子骨煮湯,還要加上上好的南方調(diào)料,如紹酒等,再加上瘦豬肉、雞脯子剁成肉茸,再加清水,然后不斷地撇油直至水清為止,還有程序很多……這道菜做起來,比《紅樓夢》中的茄鲞還要麻煩。誰說白菜不能高檔和豪華。
白菜是很多人喜歡的尤物。吃厭了山珍海味的人很多,吃厭了白菜的人很少。對常吃肉的人而言,過分的脂肪攝取帶來的自然是機體的損傷,只好再回過頭來親近白菜。
白菜是我們永遠的朋友,不管我們貧賤或者興盛,高位或者低賤它都是一樣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