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 / 張偉
我的故鄉(xiāng)在鄉(xiāng)下,那是一個我小時候想逃離、長大后想回卻難得回去的地方。那里沒有豐美的牧場,沒有盤旋的山路,沒有江南古鎮(zhèn)的細雨霏霏,更沒有四季如春的柳綠桃紅,有的只是一馬平川廣闊的土地、白雪皚皚漫長的冬季和鄉(xiāng)村道路兩邊數(shù)不清的白楊樹。小時候,我?guī)缀趺刻煸缟隙紩患依锕u的打鳴聲喚醒,被嘰嘰喳喳的麻雀吵得無法再睡,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在每一個清晨到院子里,一邊伸著懶腰,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到我去外地求學。關于我兒時生活的過往,總會因一首歌、一篇文章或某一個似曾相識的瞬間,從心底泛起漣漪,并逐漸清晰起來,仿佛時光從未遠去,一切就像發(fā)生在昨天。
下雪。每年春節(jié)前基本上都會下一場雪。在某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夜時,拉開屋外的燈,整個院子就有了深深淺淺地光亮,昏黃的燈光下,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悄無聲息地落下來,在地上已經(jīng)覆蓋了厚厚地一層。我顧不得欣賞雪景,一路小跑到菜園酣暢淋漓后,快速跑回屋內(nèi),關了燈,鉆進暖和的被窩。早上睡醒時,院子的里的積雪已經(jīng)被父親清掃完,地上還殘留著被我昨晚踩實、有著腳印圖案的積雪。天空像用水洗過一樣,一片蔚藍,樹梢上、圍墻上、屋頂上都像蓋上了一層潔白的被子,那吹彈可破的樣子,讓我想起家里貓咪的肚子,柔軟而細膩。舉目遠望,鴿群飛過,陽光晃眼,炊煙四起,這樣的清晨寂靜又讓人充滿期待。“來年一定能有個好收成”,父親說。
過年。通常我提前一個月就翻看日歷牌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有鞭炮放,能去親戚家拜年,還能堂而皇之看很長時間的電視節(jié)目。年前的十天,家里是最忙的。村里人過年的儀式感就是每家每戶都會在年前宰殺一頭豬,此外,上街趕集、掃房子、蒸包子、炸油果、炸丸子、剁肉餡、辦年貨......都要趕在三十前完成。每年掃房時,父親都會把靠墻的家具推到屋子中間,蓋上塑料布,用掃帚依次把頂棚和墻面的浮灰掃去,我們姊妹再用抹布把墻裙擦干凈,一處也不落下;幫忙來殺豬的人,還會順手把肉分成寬十五厘米米左右的條狀,母親會給鄰居送去用紅布條系好的一掛肉,感謝他們一年來的幫襯。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聊著家常,我想這就是人生中最溫馨的場景了。
上學。村里的小學學校離我家不遠,大概五分鐘就能走到。從坐北朝南的學校大門口進入,有一段寬闊筆直的石子路,路的兩邊是樹田,樹田的兩邊都是操場,說是操場,實際上就是空地而已。路的盡頭有一個很大的圓形花壇,里面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奈髅媸抢蠋煹娜g辦公室,北面是七八間教室。我就在這其中的一間教室里度過了我的小學時光。第一次開家長會時,老師只讓家長留在教室,同學們就偷偷地趴在窗戶上、門上,想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卻在老師的訓斥中逃之夭夭。初中的學校離家有三四公里,這是周邊幾個村子唯一的中學,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分班,一切都很好奇。冬天的早上,附近住的幾個同學會幫值日生早早地升起爐火。中午我們就在教室里吃著自帶的午飯,大多是油餅、花卷對付一下,相互之間沒有攀比。外面天寒地凍,室內(nèi)溫暖如春,下課后,添幾鏟煤,我們圍坐在火爐旁,火光頓時映照在臉上,紅通通的,日子簡單而快樂。我們年少時的的夢想就在這里放飛。
煙火起,照人間,喜悅無邊,舉杯敬此年。兒時的記憶于無聲中伴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那些快樂的過往中,還有伙伴間的嬉鬧、田間的勞作和再也嘗不到的美味。至今,我還依稀記得某一個秋季的午后,母親抱著我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遇到熟人后她和對方閑聊了幾句家常,而我就在那時,竟趴在母親的肩上睡著了。仿佛,一夢即是半生。
我的故鄉(xiāng)在鄉(xiāng)下,那是一個我小時候想逃離、長大后想回卻難得回去的地方。那里沒有豐美的牧場,沒有盤旋的山路,沒有江南古鎮(zhèn)的細雨霏霏,更沒有四季如春的柳綠桃紅,有的只是一馬平川廣闊的土地、白雪皚皚漫長的冬季和鄉(xiāng)村道路兩邊數(shù)不清的白楊樹。小時候,我?guī)缀趺刻煸缟隙紩患依锕u的打鳴聲喚醒,被嘰嘰喳喳的麻雀吵得無法再睡,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在每一個清晨到院子里,一邊伸著懶腰,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到我去外地求學。關于我兒時生活的過往,總會因一首歌、一篇文章或某一個似曾相識的瞬間,從心底泛起漣漪,并逐漸清晰起來,仿佛時光從未遠去,一切就像發(fā)生在昨天。
下雪。每年春節(jié)前基本上都會下一場雪。在某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夜時,拉開屋外的燈,整個院子就有了深深淺淺地光亮,昏黃的燈光下,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悄無聲息地落下來,在地上已經(jīng)覆蓋了厚厚地一層。我顧不得欣賞雪景,一路小跑到菜園酣暢淋漓后,快速跑回屋內(nèi),關了燈,鉆進暖和的被窩。早上睡醒時,院子的里的積雪已經(jīng)被父親清掃完,地上還殘留著被我昨晚踩實、有著腳印圖案的積雪。天空像用水洗過一樣,一片蔚藍,樹梢上、圍墻上、屋頂上都像蓋上了一層潔白的被子,那吹彈可破的樣子,讓我想起家里貓咪的肚子,柔軟而細膩。舉目遠望,鴿群飛過,陽光晃眼,炊煙四起,這樣的清晨寂靜又讓人充滿期待。“來年一定能有個好收成”,父親說。
過年。通常我提前一個月就翻看日歷牌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有鞭炮放,能去親戚家拜年,還能堂而皇之看很長時間的電視節(jié)目。年前的十天,家里是最忙的。村里人過年的儀式感就是每家每戶都會在年前宰殺一頭豬,此外,上街趕集、掃房子、蒸包子、炸油果、炸丸子、剁肉餡、辦年貨......都要趕在三十前完成。每年掃房時,父親都會把靠墻的家具推到屋子中間,蓋上塑料布,用掃帚依次把頂棚和墻面的浮灰掃去,我們姊妹再用抹布把墻裙擦干凈,一處也不落下;幫忙來殺豬的人,還會順手把肉分成寬十五厘米米左右的條狀,母親會給鄰居送去用紅布條系好的一掛肉,感謝他們一年來的幫襯。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聊著家常,我想這就是人生中最溫馨的場景了。
上學。村里的小學學校離我家不遠,大概五分鐘就能走到。從坐北朝南的學校大門口進入,有一段寬闊筆直的石子路,路的兩邊是樹田,樹田的兩邊都是操場,說是操場,實際上就是空地而已。路的盡頭有一個很大的圓形花壇,里面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奈髅媸抢蠋煹娜g辦公室,北面是七八間教室。我就在這其中的一間教室里度過了我的小學時光。第一次開家長會時,老師只讓家長留在教室,同學們就偷偷地趴在窗戶上、門上,想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卻在老師的訓斥中逃之夭夭。初中的學校離家有三四公里,這是周邊幾個村子唯一的中學,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分班,一切都很好奇。冬天的早上,附近住的幾個同學會幫值日生早早地升起爐火。中午我們就在教室里吃著自帶的午飯,大多是油餅、花卷對付一下,相互之間沒有攀比。外面天寒地凍,室內(nèi)溫暖如春,下課后,添幾鏟煤,我們圍坐在火爐旁,火光頓時映照在臉上,紅通通的,日子簡單而快樂。我們年少時的的夢想就在這里放飛。
煙火起,照人間,喜悅無邊,舉杯敬此年。兒時的記憶于無聲中伴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那些快樂的過往中,還有伙伴間的嬉鬧、田間的勞作和再也嘗不到的美味。至今,我還依稀記得某一個秋季的午后,母親抱著我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遇到熟人后她和對方閑聊了幾句家常,而我就在那時,竟趴在母親的肩上睡著了。仿佛,一夢即是半生。
為您推薦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作者:呂奎元/文 黃偉 郝偉亮 孫立斌 呂奎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