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明
1999年7月,軍校剛畢業(yè)的我,一紙命令,分配到了位于中蒙邊境的北塔山牧場的烏拉斯臺邊防連。這是一塊遠離塵囂的凈土,從繁華的都市來到這荒漠邊關(guān),身上的塵土心上的塵垢都被洗滌一空。
來到烏拉斯臺,只見群山起伏,蒼茫一色,碧空萬里,一望無邊,遠處一輪紅日正慢慢下沉,不禁愁云盡掃,豪情頓發(fā)。連長劉玉軍介紹說,烏拉斯臺系蒙語,意為“楊樹生長的地方”。曾在連隊當(dāng)兵的著名歌手路勇寫了一首歌,就叫《烏拉斯臺》!
戍邊的日子簡單而充實,第一次巡邏,見到界碑,仿佛邂逅了闊別已久的朋友,心中涌現(xiàn)一種莫名的興奮。界碑上國徽與頭頂上帽徽交相輝映,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在日記中不止一次地寫到它,“你陪我巡邏,我為你站崗,因為有你相伴,我的名字叫邊防”、“每次走過你的身旁,我都要久久地把你凝望。與你擦肩而過的瞬間,心中的愛頃刻蕩漾。多少冰雪寂寞,多少風(fēng)雨滄桑,你總是把我迎來又送往,站在我巡邏的小路旁。”難怪后來在連隊守防12年的電臺臺長王建生退伍時會抱著界碑淚流滿面、一遍遍親吻!界碑啊,就好像是邊防軍人的精神名片,一日成為了邊防軍人,一輩子都會好好珍藏。
多少次巡邏,多少次潛伏,相思寂寞,馬語衷腸,當(dāng)我被寂寞吞噬百無聊賴時候,當(dāng)我被腿上關(guān)節(jié)炎折磨得疼痛難忍的時候,當(dāng)我因思念白發(fā)母親、羸弱妻兒難以入眠的時候,我的眼前就會出現(xiàn)“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下的漫漫巡邏路。
一條巡邏路,夏天走過冬天趟。滴水成冰的日子,天地間白茫茫一片,遠山近巒,像一屜剛出籠的白饅頭,呼呼地冒著白汽。蒼茫中只有我們戍邊人還矗立在雪峰之巔、潛伏在雪丘之后、跋涉在雪濤之間。冰雪就饃飯菜香,因為使命神圣;寒風(fēng)裹衣身體暖,因為熱血滿腔。歲月一天天過去,我一次次被身邊的戰(zhàn)友打動,當(dāng)同齡人在花前漫步在舞林踏歌,我們卻在雪山巡邏執(zhí)勤;當(dāng)朋友們在網(wǎng)吧沖浪在商海弄潮,我們卻在邊關(guān)站崗放哨。是什么讓邊防軍人身居大漠不言悔,鉚在邊關(guān)寫忠誠?是什么讓邊防軍人豪飲孤獨勝美酒,甘守清貧說富有?是使命,是邊防軍人的神圣的職責(zé)!
2019年3月,服役24年的我,終于退役,離開了廝守20年的烏拉斯臺,來到繁華的大都市,在兵團某國有企業(yè)機關(guān)過著“夏有空調(diào)、冬有暖氣”的上班生活,可時時還回憶起烏拉斯臺的點點滴滴,那是我的青春驛站,更是我的精神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