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吼電話”
周玉明
1999年,軍校剛畢業(yè)的我,一紙命令,來到了位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六師(現(xiàn)第六師)北塔山牧場的中蒙邊境--烏拉斯臺邊防連。那時候,連隊只有一臺手搖式的軍用電話,外線電話打到連里,先得通過團總機轉接到邊防營,再由營總機轉接到連隊,聲音小得可憐,根本聽不清,大家管打電話叫“吼電話”,打一次電話,整個樓道都被震得“嗡嗡”響,全連官兵都能聽得到。
“喂,什么……大聲點,聽不清楚,什么,媽生病了,不是,那是什么事……”“哎,電話又斷了,家里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有一次,大哥給我打電話,滿樓道都是我“吼電話”的聲音,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愣是沒搞清楚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聯(lián)想到當時母親已經(jīng)70多歲了,我擔心母親生病了,就急沖沖給連隊請假,連隊派車把我送到30多公里外的北塔山牧場場部的小商店里,才與大哥通上話。還好,虛驚一場,母親沒病,是家里給我張羅了一門親事,問我什么時候能下山相親。
那時候,我被全連官兵戲稱為“吹燈專業(yè)大戶”,談了好幾個對象都不成。為啥?就是由于邊防連隊打電話不方便,與女方聯(lián)系少。每年下山休假,家里都忙著張羅相親事宜,短短一個月,感情剛升溫,假期結束了,一上山,音訊全無,哪個女孩受得了?!
2003年,連隊安裝了一種磁卡電話,但反應速度慢,要遲滯30秒,對不上口形,往往答非所問,官兵還鬧出不少笑話,而且價格貴,一分鐘1元錢,經(jīng)常是一張50元的電話卡,一個電話還沒打完,錢就沒有了。
2006年,光纜接到了連隊,安裝了軍、民兩用電話,移動、電信、聯(lián)通在連隊都有信號,上級還專門為邊防一線連隊配發(fā)了保密手機,打電話還不要錢,網(wǎng)絡也進班排了,與外界聯(lián)系方便多了,邊防與內地沒有什么差別了。
真心為祖國的強大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