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
《如夢令·有感鄭老寫村志》與《如夢令》詞牌的來歷
□鄭建軍
□鄭建軍
宋詞這一文學(xué)形式到了宋代達到鼎盛時期,一般文人似乎都能填詞作曲。宋詞,究竟有多少詞牌,眾說不一。據(jù)蔣韶著《詞牌故事》一書介紹:我國的詞牌詞作遺產(chǎn)數(shù)以萬計,詞牌遺存有八百多個……其實我個人認為:遠遠不會這么少。但《詞牌故事》一書記載下來的,也只有129個。經(jīng)查閱羊基廣先生編著的《詞牌格律》一書發(fā)現(xiàn):搜集到的詞牌計有2000多個,除去一些看似同調(diào)異名、但并無例詞予以確證的外,正式編入詞牌1700多個,標(biāo)出格律2300多種。因此說,詞牌也屬于中華文化的遺產(chǎn),后輩之人有責(zé)任給予紀(jì)念。
一、學(xué)習(xí)填詞《如夢令·有感鄭老寫村志》:
10年前,春節(jié)有幸回老家過年,得知本村退休的、80多歲的老記者鄭玉成先生計劃編著《人杰地靈北鄭村》一書,甚為欽佩,故而有感而填。
《如夢令·有感鄭老寫村志》 鄭建軍(原鐵道兵2師)
人生無悔漢霄,存留世代波濤。云翼花落去,嫵媚歲月高。飄搖,飄搖,恰是鴻浩扶搖。說 明:
全詞共三十三個字,單調(diào),六平韻,縱覽全宋詞,“如夢令”平韻格只有一首,因拗句較多,故為難填。
二、《如夢令》詞牌范例:
(一)《如夢令》(仄韻格) 宋·李清照
昨夜風(fēng)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說 明:
1、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人。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出嫁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李清照所作詞,前期多寫悠閑生活,后期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藝術(shù)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
2、這首詞調(diào)寄《如夢令》,讀者非常熟悉,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的詞很有特點,尤其是對于疊字的運用,簡直是出神入化,譬如這首詞里的兩個疊字,人們歷來評價極高,認為只有這個詞牌的創(chuàng)始人——唐莊宗的“如夢,如夢”才能與之媲美。
(二)、《如夢令》(平韻格) 宋·吳文英
秋千爭鬧粉墻。閑看燕紫鶯黃。啼到綠陰處,喚回浪子閑忙。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尋芳。
說 明:
1、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年)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fù)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2、《如夢令》蘇軾詞序:“此曲本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莊宗作此詞,卒章云:‘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以取名。”又名《如意令》、《無夢令》、《宴桃源》、《憶仙姿》。單調(diào),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如夢令”之用平聲韻者,止此一闋。蓋為夢窗獨創(chuàng)也,《詩余》未收。
三、《如夢令》詞牌來歷:
這個唐莊宗名叫李存勖(xù,885年-926年),小名叫亞子或亞次,是唐代重臣、沙陀酋長李克用之子,生于晉陽(今山西太原)。李克用因為平黃巢、保大唐有功,曾被唐昭宗封為晉王,雄踞河?xùn)|。李存勖從小跟隨父親在軍中長大,心雄膽大,精熟武藝,11歲就立下了顯赫戰(zhàn)功,曾入唐廷獻捷,被唐昭宗扶著脊背說:“他日富貴,我忘我家。”所以李克用臨終前把繼承重擔(dān)交給了李存勖。
真是將門虎子。李存勖果然不負其父親的期望,15年間北破契丹,東掃劉燕,最后又平滅了唐帝國。不過,李存勖稱帝后心驕志隳(huī),終日和優(yōu)伶?zhèn)冊谝黄饛P混,竟成了唐玄宗以后又一個梨園皇帝。
李存勖和唐玄宗又各有不同。唐玄宗自幼生長在帝王之家,琴、棋、書、畫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音律造詣不同凡響;而李存勖則生長在戎馬生涯之中,平素所習(xí)不過是斧、鉞、鉤、檛(zhu?。┒眩欢材艹蔀楹笫拦J的梨園祖師,連《五代史》上也說他“好俳優(yōu),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身,謂之御制者皆是也”,恐怕就不能不說他的天分實在過人了。
李存勖對戲曲的愛好可謂是如癡如醉,整天和俳憂們一起打混,又是唱曲兒,又是演俳劇,時不時的還要親自動手創(chuàng)作一些新的劇本和詩詞,其中就有一首《憶仙姿》詞是這樣寫的: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鳳。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詞美意切。這首詞寫得確實不錯,所以后來到處流傳。北宋大學(xué)者蘇東坡也非常喜歡這首詞,但他嫌這個詞牌名字不雅,而且不夠含蓄,所以取其疊句,把詞牌改成了《如夢令》。這樣一來,唐莊宗的這首《憶仙姿》就成了最早的一首《如夢令》了。
不過,由于唐莊宗李存勖是武夫出身,許多人不相信這首詞出于他的筆下,懷疑是別人替他寫的,或者是別人幫他改的,甚至還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傳說:說是后唐大軍消滅了割據(jù)中原的中梁王朝以后,曾經(jīng)把國都搬到了洛陽。洛陽乃西周和東漢、后唐的都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但因為唐末以來戰(zhàn)亂頻仍,許多房屋都倒塌了,宮殿和官府損壞尤甚。李存勖帶著他那套龐大的官僚機構(gòu)從晉陽來到這里,第一件事就是建造宮室。蓋房建宮都得先挖后建呀,但工程一動,卻挖出一件令人奇怪的斷碑。
這斷碑好生奇怪。軍士們挖出之后發(fā)現(xiàn),斷碑被一大堆絨線花覆蓋在下面。掃開絨線花,斷碑上仿佛還鐫刻著不少文字,派文學(xué)之士拿去辨識,整理出來后發(fā)現(xiàn),竟是一首曲子詞,據(jù)說就是前面所說的那首“如夢,如夢”。這首詞是誰的作品?為什么埋在這里?沒有人能說清楚,但這事發(fā)生在唐莊宗時代,而且李存勖又是個梨園的祖師,詞曲的班頭,所以很容易就記到了他的名下。
同一件事,兩種說法。說的都是李存勖和《如夢令》詞牌的故事,究竟孰是孰非?過去說不清,今后更不明。兩種說法,不是也一樣傳到了今天?
為您推薦
來源:鐵路工程建設(shè)網(wǎng)作者:呂奎元/文 黃偉 郝偉亮 孫立斌 呂奎元/圖